这是一家有着辉煌过去的公司。连续数年规模最大;在业内创下过数不清的第一;培养过很多日后独当一面的人才——那几年,它几乎集各种溢美之辞于一身。
但它的过去有多辉煌,它的现状就有多令人困惑。龙头的地位年复一年地被蚕食;老班底不断流失;发行疲态尽显——对此,它似乎又尚无良策。
南方基金,你到底是休整期的刘翔,还是已经老去的贝利?
如日中天
想要在五六年前、哪怕是两三年前预言出南方基金略显沉闷的今天,那都是需要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与勇气的。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当进入到发展的第五个年头时,它渐入佳境。2003年,南方基金发行了国内首只保本基金,即使来势汹汹的非典也没能阻止这只产品的销售火爆;2004年初,它又逆潮流发行了一只货币基金,结果这只基金当年规模既已突破200亿元,创下了当时的行业纪录;同年,它还发行了业内首只上市型基金();2006年,发行业内首只复制基金;2007年,拿到业内首批型的批文。除此之外,南方基金还是行业内首家推出基金转换业务的公司、首家开通网上交易的公司、首家为旗下货币基金发行联名卡的公司……从2003年起,南方基金连续三年稳坐行业资产规模第一的头把交椅,鲜花、掌声、荣誉,不计其数。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它在行业内的地位,那么就是:如日中天。
时间到了2006年。这是一个被南方基金总高良玉称为“公募基金元年”的重要年份,从这一年开始,波澜壮阔的牛市把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推上了以超常规速度行进的快车道。接下来的关键的两年中,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将被堆高到最高3万亿,速度之快,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意料。
不过,就是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南方基金前进的脚步慢了下来。2006年,南方基金的新增资产规模还不足40亿,总规模在嘉实基金之后,居于第二;2007年及2008年,它的总规模滑至第四位;而2009年至今,南方基金发行了2只基金,首发规模加起来还不足50亿,冲劲十足的易方达基金则不断追赶。至此,南方距行业老大华夏基金已有1000多亿的规模差距。
短板暴露
在2003年风生水起,是南方基金实实在在地抓住了市场的需求。从2001年开始的没完没了的熊市中,很多个人投资者耗尽了耐心与勇气,市场对低风险产品的偏好让南方基金看到了机会,连续推出基金、保本基金、货币基金等一系列的低风险产品,让投资者甚至基金同行都趋之若鹜。
不过,随着A股逐渐走出低迷,流动性开始涌向高风险产品,南方基金的短板也就开始暴露出来:虽然旗下偏股型基金达9只之多,却无一只基金的中长期投资业绩过硬到足以支撑公司的品牌。晨星显示,2008年,南方基金旗下有3年以上运作记录的基金中,仅有南方绩优一只获2年期四星评级,其余皆为三星;3年期评级中,该公司无一只基金获评四星以上的评级。到2009年9月,晨星2年期评级中,南方基金旗下仅有南方宝元债券获评4星,另外,还有南方高增长等3只基金评级降为二星;在3年期评级中,该公司旗下也有多只基金仅获二星。而同为基金业第一梯队的华夏、博时、嘉实、易方达等公司同期则至少有1只五星基金,如华夏、易方达等更是五星云集,阵容豪华。
在南方基金的主要代销渠道工商银行,一些客户经理们提起南方基金,印象往往是“公司还行,规模挺大,业绩向来都不特别突出”。
业绩的软肋虽不至于使南方基金多年打拼的江湖地位一夜之间坍塌,但也无法为它的规模扩张提供强劲的动力。对于以投研和市场为两大驱动的基金公司来说,这就好像是跛掉了一只脚。
业绩长期处于中游,可能是公司从稳健和追求绝对收益的角度出发自主选择的结果,但也可能是被动的落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旁观者短期之内还不宜过于武断。但是,从一件小事上,外界也许可以窥得一斑:2007年下半年,号称一直推行“投研一体化”的南方基金的一位人员较为准确地预见到市场的顶部,而一年之后,他又感知到了市场的底部,但是他的研究成果并未体现到南方基金的投资业绩之中。2008年,该公司旗下业绩最好的股票型基金南方绩优下跌49.61%,在200多只同类基金中排在第60名,而南方积极配置、南方成份优选等6只股票型基金的净值亏损集中在52%~58%之间,在同类基金中多处于中游或中下游。
方向?
2008年,是南方基金内部开始孕育变化的一年。这年,有十多年华尔街从业经验的邱国鹭被招至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的麾下,作为投资总监负责公司投研事宜。也是在这一年及之后,邓召明、许小松、刘剑情、王宏远等多位南方的老骨干相继挂靴而去,更多具有海外背景的人才陆续充实到南方的风控、投研及市场等部门。
对于南方基金的这一着棋,业内毁誉参半。意见相左者认为洋和尚未必念得好中国的经,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公司领导层视野开阔的有力佐证。
一位已经从南方基金离职的人士认为,无论打造国际化团队的最终效果如何,放任南方基金老班底流失,对于公司来说都算是一种损失。他认为在人才流失的背后,是公司的机制出现了问题。他以南方基金在2007年处理上电操作失误一事为例,认为当时公司管理层仅对3位相关的基金经理进行处罚却不对后台机制进行反省的做法未免有失公允,“很多时候,基金之间业绩的比较并不非常合理,只能看作是相对的参考指标,而一家公司的团队和管理才是在市场中制胜的关键”。
但是,对南方充满信心的依然有人在。南方基金的一位人士告诉CBN,从去年开始,南方基金即着手对旗下基金的投资研究进行梳理,意在更好地履行基金契约并保护持有人的利益。“短期可能经历阵痛,但中长期必将为市场接受。这就好像停赛一年的刘翔,在快速发展中停下来歇一歇,然后再重回赛场,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