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成为抛售的头号对象王炬亮
58家基金公司的346只基金2008年一季报昨日披露完毕。统计显示,一季度基金对的减持明显,其中还包括了减仓、增仓再减仓的波段过程。这一过程中,基金一边降低仓位,一边大力"消费"、"囤积"粮食。
一季度减仓明显
根据Wind资讯统计,除了指数基金和少数股票投资方向基金的股票仓位略有增加,大部分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大幅降低。2008年一季度末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74.68%,较前一季度大幅下降4.74个百分点。
一些基金的仓位降低非常明显。比如大成积极成长基金,从上季度末的股票投资比例93.5%降低至68.5%;新世纪优选分红基金的股票比例,则由去年四季度末的90.4%,降低至今年一季末的67.88%。
一些平衡类基金的股票仓位"归位"明显。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的股票仓位从上季度的69%,降低到一季末的59%。华夏回报基金的股票仓位从上季末的约59%降低至49%。
保险股遭"抛弃"
一些基金重仓股一季度被基金"嫌弃"。根据聚源统计,一季度,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减持的股票有43只。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两个机构大户,被基金这一大户强卖。
其中,中国平安是一季度基金狂抛的股票,基金本期前十大重仓股对中国平安的持有量仅为1.81亿股,较上期减少1.67亿股,本期基金重仓仅占该股流通股4.61%,较上期减少约38.66%,是基金减持比例最高的个股。
紧随中国平安身后被"甩卖"的,是南方航空。该股今年一季度基金重仓持有1.44亿股,较上期减少2.59亿股,本期基金重仓占该股流通股14.43%,较上期减少约25.97%。
中国人寿也"有幸"入选基金的前十大减持榜。去年四季度,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中国人寿被基金重仓1.28亿股,一季度持仓较上期减少7620.8万股,减持比例14.17%。
青睐"消费"
随着市场的大幅调整,基金将"子弹"都集中打在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小的消费类股上。
基金一季报显示,尽管一季度机构在降低股票仓位,但其重仓股增持的股票亦不少,149只股票被基金重仓增持,其中多数为消费类股,格力电器成为第一大增持股。
在基金重仓的增持名单上,格力电器最受青睐。聚源数据统计显示,一季度基金重仓持有格力电器2.06亿股,较上期增持1.23亿股。较上期增加22.39%。
不少基金经理告诉早报记者,由于市场向下调整周期的到来,基金开始考虑"抱团取暖",但传统"暖炉"---贵州茅台、苏宁电器等消费类股,已经估值不低,机构只能等待市场暴跌中出现的错杀机会。
在等待中,寻找可替代的消费类股的竞争已经开始。从基金一季报来看,泸州老窖、小商品城、张裕A等消费类股票成为基金"避难"之地。
而一些股由于相对的"估值洼地",在一季度也成为基金加仓的品种。华发股份、金融街等房地产股,基金占其流通股比重在增加。
不过,随着4月房地产紧缩政策预期加大,地产股股价近期出现大幅跳水,业内人士分析称,基金公司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了"回避",抢卖地产股成为最近的"主流"。
"囤积"粮食
粮食价格上涨,在为众多基金经理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让各基金经理感到迷茫。但不少基金经理仍然在一季度试探性买入部分农业股。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基金新进买入了冠农股份、中粮屯河等农业概念股,其中冠农股份本期基金重仓持有2190万股,占该股流通股的15.81%。 华夏大盘精选王亚伟在一季报中表示,2008年股市的供求关系发生逆转,引发高估值体系的崩溃。而其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年初降低了股票比例以控制系统性风险,组合内农业股表现较好,贡献了正收益。
但对于农业股,不少基金经理另有看法,认为国内上市的农业企业代表性并不高,农业上市公司的质地很难让基金经理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
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员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其在农业股中"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一个冠农,其他的都有点残缺,冠农也快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