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打新中签率的定量研究
查看完整版本:打新中签率的定量研究
2009/10/26 10:25:52

  CFP
  面对股市近期的跌宕起伏,打新股的稳定收益让许多稳健派投资者偷着乐。当然,打新绝非只是"运气大考验",此前本栏曾以"打新也是技术活"为题,介绍过打新股时关于中签率高低的一些规律。不过,伴随创业板开闸,目前的摇新股已经由此前的每周两次的简单格局,每次两个中小板变成了近期每周多批,每批往往近十个创业板的群雄大战格局。如何提前预估选出中签率可能最高的新股,对打新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将以统计学中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于决定新股中签率高低的诸多因素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于读者的打新能够提供帮助。
  规模并不代表一切
  对于绝大多数打新者而言,大盘股发行无疑是最令人愉悦的事情。大盘股的巨大发行量,不但意味着在"千分之一"规定下可以动用的打新资金更为庞大,而且往往意味着中签率更高,甚至较大资金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保中。回顾今年以来的摇新股历史,中国建筑和中国中冶的中签率分别为2.826%和1.18%,在今年发行的新股中分列第一和第三。
  但是,考虑到大盘股不过是偶尔出现,打新股市场的中坚力量还是层出不穷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在这两类新股发行时,规模就不再是中签率的决定性因素了--甚至对于中签率并无太大影响。从今年截至9月底发行的34只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按照网上发行规模(按照融资数而非发行股数)排序后的中签率分布来看,可以清晰的看到中签率参差不齐,并无明显的递增或递减规律。
  利用统计学上的相关系数,亦可对此直观判断进行确认。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这34只个股中签率与发行规模的相关系数仅为40.9%。
  高价高估值高中签率
  那么,什么才是影响中签率的最大因素呢?从相关系数比较来看,新股的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对于中签率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们与中签率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67.9%和79.3%。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规律,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摇新股具有最低认购股数的要求,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而言,则是500股。对于发行价20元的股票,即意味着1万元资金即可参与搖新,而对于发行价如神州泰岳这样高达58元的股票,1手就意味着2.9万元,这意味着那些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天然的就被高价股拒之于门外,如此减少了认购规模,自然可以提高中签率。
  另一方面,追捧低价股,追捧低市盈率股,已经成为了许多投资者选股的金科玉律,而这一习惯也被带到了打新股中去,从而导致那些发行价相对较高,市盈率相对较高的个股就会相对乏人问津--进而推高了中签率。
  次发优势和创业板优势
  除了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两个小因素对中签率造成影响。
  第一个,也就是此前在《打新也是技术活》中提及的次发优势。以前期周一、周三发行新股为例,假设普通小资金投资者并没有特定的打新偏好,那么最初他们会随机分布选择周一和周三打新。对于周一参与打新的,因为无法参与周三打新所以只能继续参与下周一的打新;而周三参与打新的资金,因为周五释放又可参加周一的打新,若投资者不自行克制,便会进而因为参与周一打新而走上只能每周一参与打新的"模式"之中,由此造成周三打新资金相对较小,进而中签率相对较高。从统计数据来看,首发或次发与中签率的相关系数达59.4%。
  第二个则是创业板效应。由于目前仍有大量投资者尚未进行创业板开户,进而无法参与创业板打新,所以导致创业板的中签率相对偏高。神州泰岳能够杀入今年中签率三甲,其创业板的地利优势功不可没。从统计数据来看,是创业板与中签率的相关系数达80.6%。当然,伴随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积极开户,创业板对于中签率的提升作用可能将逐步弱化,这亦是投资者必须要密切留意的。
  中签率有估算公式
  上述,只是分析了不同因素与中签率之间的关系。但是面对一下子八九个新股同时上市,要想利用这些因素去选择打新对象依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统计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为我们提供了所有因素概括在一个公式中进行简单预测判断的可能。
  根据现有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得出的以下公式:
  中签率=-0.318%+0.013%×发行价(元)+0.007%×市盈率 (倍)+0.121%×次发系数(是次发新股等于1,否则等于0)+0.266%×创业板系数(是创业板等于1,否则等于0)
  根据现有数据显示,上述公式可以解释中签率88.2%的变化。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