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两节"消费小窥市民理财习惯
长假已经结束,出行旅游、美酒佳肴、尽情酣睡,在彻底放松之后,一些市民发现,自己的钱包也缩水了。
近日,有机构对约100名普通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假期你花了多少钱?由于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市民的花销较往年略有增多。但由于理财观念的增强,部分市民没花多少钱,也享受到了一个完美假期。
"宅"在家里看电视
今年"十一"长假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中秋佳节,在这双节同庆的黄金周里,很多商场都打出了不同的折扣和送券等活动,消费市场一片火爆。
上班族莫菁在长假期间就收获不少。莫菁说,她早已看中了一双高跟鞋,但是嫌价格太高,一直没舍得买。10月4日,她听说商场搞促销,当晚,她就去商场花600元买下了那双高跟鞋,又拿着商场赠送的代金券买了一件上衣。"国庆期间商家都在大力促销做活动,这个时候买东西最划算。"莫菁得意地说。
>>> 数字
8天假期,让不少市民有了充足的时间休闲娱乐。调查中,17%的人选择了探亲访友,25%的人选择了出行旅游,38%的人选择了在家睡觉、看电视、上网,还有20%的人选择了其他。
近四成的人选择"宅"在家里度过假期。此外,双节同庆,也让不少新人扎堆举办婚礼,婚庆市场呈现一片红火。
8天假请7次客
张先生是一家装修公司的小老板,由于平时要自己动手,工作繁忙,很少跟朋友和客户聚会。有了8天长假后,张先生开始和朋友、客户联系。"除了请朋友客户吃饭,也找不出什么其他更好的方式。"
张先生告诉记者,在8天长假里,他共请了7次客,总共花了7000多元。虽然花的钱不少,但张先生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 数字
国庆假期时逢中秋,让不少市民的开支都围绕着在亲朋好友中请客送礼这一项。
调查中8%的人消费在4000元以上,10%的人消费在3000元-4000元,19%的人消费在2000元-3000元,38%的人消费在1000元-2000元。
让心灵去旅行
梁小姐是一家外企白领,做翻译工作。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梁小姐想在假期里到首都北京玩一玩。
10月3日,梁小姐到达北京,玩了3天,来回机票和买了一些东西总共花费了几千元。假期结束后,梁小姐仍然意犹未尽。梁小姐说,她到北京拍了不少国庆期间北京的街景,这对于爱好摄影的梁小姐来说非常难得。"虽然假期里到外地旅游身体有些劳累且花费不少,但精神得到了彻底放松,我觉得现在对工作更加有****了。"
>>> 数字
调查中,市民花销的主要方面为购物,占44%,其次为旅游,占24%,吃喝占19%,其他占13%。
今年国庆长假,金银饰品、服装、食品、烟酒、蔬菜水果以及休闲体育用品、数码产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商品全面热销,假日拉动效应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