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元率先加息后,国内银行存款以及票据型等包括中信外币理财0917期产品在内的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情况也随之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可以预期的是,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将对澳元产品收益率进行调整。但考虑到中长期存在的汇率风险,目前较为适合的投资方法是购买短期外汇理财产品或是商品挂钩型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产品提升收益
澳大利亚联储于10月6日加息0.25%至3.25%,并一举将澳元兑美元汇率推向14个月高点,而该国意外强劲的9月份就业人口数据更是让市场对澳联储将继续升息的预期不断升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美联储和日本接近零的利率水平,这中间存在的高利差水平使得投资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纷纷涌入高收益资产寻求获利,借入低息货币、买入高收益资产的利差交易,从而推动澳元等高息货币不断上扬。
对此,国内银行存款以及票据型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情况也随之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中信银行新推出的中信外币理财0917期产品,其中澳元3个月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了2.9%,相较于前一期0916期澳元3个月产品来说,收益率方面提升了40个基点。可以预期的是,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也将跟随澳元加息的步伐,对澳元产品收益率进行调整。
购买短期外汇产品最佳
对于外汇产品投资者来说,目前较为适合的投资方法是购买短期外汇理财产品。以澳元为例,根据彭博社基于悉尼期货交易所汇编的数据,目前投资者几乎肯定地认为澳联储会在11月3日会议上加息0.25%至3.5%,而该央行在12月会议上继续调升0.25%至3.75%的可能性也高达96%。而一旦两次加息都获得通过,则市场上澳元产品的收益率很有可能将再次提升,对于购买中长期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就可能形成一种损失。同样持有美元的投资者也应当尽量避免中长期产品,并需要密切关注短期内的汇率风险。
可关注商品挂钩型产品
除了与存款利率相关的理财产品外,商品挂钩型理财产品也是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的投资品种之一。由于美元指数的不断下挫,黄金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在国庆节期间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国内就业市场仍处于低迷之中,经济回暖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美元将在短期内继续维持弱势局面,而黄金以及大宗商品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中短期限的商品挂钩型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如果选择长期限的理财产品则面临一定的投资风险。
【小贴示】
三招提防信托贷款型产品风险
节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速度有所减缓,截至10月10日,据第一理财网不完全统计,本周市场中在售人民币理财产品共24款,其中信托贷款型理财产品15款,占比达62.5%。
但在信托贷款型产品逐渐占据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主要地位时,投资者仍需注意一定的投资风险。
通常信贷型理财产品可以从三个地方去判别它的风险:首先,可以通过比较利率期限结构来观察产品风险。一般同样期限的同类产品应当具有相似的收益率,如果某款产品预期收益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投资者则可初步判断高出的收益部分为风险补偿,该款产品的投资风险将高于其他产品。
其次可以查看一下该信贷产品是否有担保措施,可以从担保情况来判断投资风险的大小。一般低收益率产品无需企业提供担保措施,说明投资风险较低;而高收益率的产品则通常需要贷款企业提供担保。对于投资者来说,担保是一种增加信用评级的手段,然而也意味着投资者的风险敞口较大。当然其中也不排除银行间存在着不同的审核标准。
最后,可以从银行层面来选择,比如工商银行对于信贷产品的审核标准就相对来说比较高,而其他中小银行则可能较低;也可以通过往期产品的收益率达成情况,来加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