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为抓住涨停板、捕捉大"黑马",许多人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殊不知---
美玉VS石头8月26日,妻要笔者选只股票帮她全仓买入。当时,大盘虽有较大跌幅,但累计涨幅不小,当天仍收在2967点。而笔者长期跟踪的华夏银行正好相反,在历时近一年的反弹行情中涨幅不大,却在8月份的调整中大幅下跌,股价几乎回到年初的"起跑线"上,出现较好的买点。而且,该股虽盘子大些,最新的流通A股达37.8亿股,还不包括12亿股的限售流通A股,但"形象"不错,股性也活,尤其当金融板块启动时,该股往往最先发力,属于难得的潜力品种。在笔者的心目中,就是一块不错的"美玉",遂于当天以10.05元替妻全仓买入2.3万股。
不过,华夏银行在妻的心中却还不如石头:"盘子大,业绩一般,涨起来不动,跌起来冲锋……"买入华夏后,妻很紧张,要笔者次日即以10.66元集合竞价委托卖出。但委托后,妻内心又开始矛盾,既担心成交后大涨,又害怕成交不了而大跌,一会儿要求委卖,一会儿要求撤单。
8月31日,随着大盘暴跌,华夏跟着跳水。至收盘,大盘跌6.74%,华夏缩水7.51%,收于8.87元。"5天功夫亏了3万元,要赔了……"妻整整一夜没合眼。
9月11日,妻一早就以9.88元委托卖出华夏银行1万股;9月18日,再以10.19元委托卖出1.3万股。至此,华夏银行被妻抛售一空,均价10.05元,刚好与买入价持平。还好,只赔些交易成本费。扔掉"石头"的妻如释重负,当天就开始"寻玉"、"琢玉"。最后,把目光锁定在"老凤祥"身上:股性活、盘子小、形象佳、上升通道保持完好。
照例,妻又征求笔者的意见。看完K线,笔者认为,"老凤祥"虽好从去年11月的5.57元涨到如今26.70元,不到一年涨了近4倍,但那是过去,并不代表以后也"好"。而且,这种股票涨起来快,跌起来也快,虽不排除继续大涨可能,但从风控角度出发,不如既熟悉、风险又小的股票来得放心。妻采纳笔者的意见,没有轻举妄动。
接下来一周,自9月18日至25日,上证指数下跌4.18%,被妻视作美玉的"老凤祥"大跌12.62%,而华夏银行5天内却有4个交易日跑赢指数,尤其9月24日,大盘微涨0.38%,该股却大涨4.53%,全周逆市上涨3.08%,跑赢指数7.26个百分点,跑赢"老凤祥"更达15.7个百分点。所幸没有妄动,妻才免遭"老凤祥"的"洗劫"。
如何发现美玉其实,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投资炒股,在许多情况下,美玉不是没有,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正因如此,作为普通投资者,学会并掌握发现美玉的方法,锻炼和提高持有美玉的功力,显得尤为重要。实际操作中,投资者若想及时发现并抓住美玉,须注意两点。
要识货。要想准确鉴别一只股票是美玉还是石头,既需平时多学习、多摸索,及时掌握发现的本领,又要能守得住寂寞、愿与美玉为伍。因为,发现美玉的最佳时机往往是众人没有发现时,当众人一致认为某只股票是美玉,再去发现就晚了。
要因人、因时、因势而宜。同样一只股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当然也不存在绝对的美玉和石头。对别人来说是美玉的股票,对你来说或许就不是,对别人来说连石头都不如的股票,对你来说可能正是难得的美玉;而过去表现好,颇似美玉的股票,日后不一定会继续光彩夺目,过去表现差像石头的股票,日后也不一定继续扮演石头的角色;由于行情、大势不配合,一块本来不错的美玉也会被埋没,若赶上好时光,再丑陋的石头说不定也会像美玉般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