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60年:国人理财观念6变
查看完整版本:60年:国人理财观念6变
2009/9/26 14:00:05
  60年:
  国人理财
  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财观念深入人心。从不懂不问,到街头巷尾的大爷大妈都拿着专业书籍研究金融危机,六十年来,变化的不只是我们的生活,更多更明显的是观念。
  近期,记者采访了不同年龄的多位市民,在他们眼中,挖掘出理财原来是这样变化的……
  1."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李志清,82岁,这句话在她印象中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句流行语。当时人民刚刚当家做主,过上安稳日子。但由于家家户户收入低,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因此艰苦朴素是最好的美德。
  2."副食品,粮布票,它比生命还重要"
  韩永红,50岁,出生时正赶上我国进入严重商品短缺时代。为保障生活基本需要,各种票证应运而生。在她印象中,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都跟一张张小小票证相连,理财是什么?没人知道!
  3."自行车,半导体,不吃不喝也要你"
  李辉,那时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崭露头角。理财观念萌芽出现,除了维持较低的吃穿需求,填饱肚子外,市民会想尽办法往银行存钱。为啥?只为早日能骑自行车、戴手表、踩缝纫机。
  4."会挣钱,致富路,能挣会花是潮流"
  刘颖,那时我国改革开放正式启动,老百姓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人们的理财观念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在她眼中,勤俭节约固然重要,能挣会花才是潮流。小时候的她,心中最大的消费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5."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姜胜男,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今年刚刚上大学。90年代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再次变化。量入为出与花明天的钱并存,重视个人资产增值与风险意识同在,花钱买健康、买文化教育盛行。现在的他,信用卡必不可少。
  记者点评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从规划人生开始。"
  综上,以上几位总结出,在当下,理财就是钱生钱。通过对现有财富的有效配置,实现财富的最大化。但要注意,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重中之重是,理财不仅是投资,规划人生才能使理财得到升华。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