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恒安标准人寿四川分公司理财师樊彧
随着新《保险法》于10月1日实施,老百姓对如何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越加关注。
日前,由南开大学商学院和恒安标准人寿联合开发的国内首个寿险指数---恒安标准寿险指数正式发布,该指数首次将"科学寿险消费观"纳入研究视野,从而引发外界的强烈关注。究竟什么是科学的寿险消费观?对消费者有何启示?上周,记者就此采访了恒安标准人寿四川分公司理财师樊彧。
记者:你认为什么是科学的寿险消费观?
樊彧:科学寿险消费观,就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把与寿险消费相关的主要观念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引导消费者对家庭财务规划进行系统思考,科学确定目标,高效利用寿险理性消费,最终实现个人和家庭生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建立科学寿险消费观,离不开五个重要关系的考量,即"享受与责任的关系、当下与未来的关系、机会与风险的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可以说,深入理解和统筹平衡这五个重要关系,是消费者科学认识寿险,运用寿险解决家庭财务规划的关键所在。
记者:在你看来,目前消费者存在怎样的保险消费误区?
樊彧:最大的误区还是把保险和股票、债券相联系相比较,把买保险当成一种投资。但实际上,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我们认为,买保险就是买自己的未来、买自己的养老,不是为了做投资。一纸保单所提供的是一种保障,是对于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是在人身遭受意外伤害时,对人身伤害的给付。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
记者:你认为消费者应该怎样理解寿险指数课题组提出的五大关系中的"享受与责任"?
樊彧:理财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保险就是为了未来存今天的钱。当前许多年轻人存在月光、啃老等现象,用父母的钱支付自己的生活,对父母、家庭缺少责任,只重个人享受。一旦发生意外受伤或生病,就可能没钱支付医疗费用。我的建议是,年轻人应转变消费观念,如避免过分超前、攀比等不良消费行为,把节省下来的钱放到家庭的保险基金里,购买像分红险这样的产品,像我们公司推的"恒爱一生"两全保险就很受年青人欢迎。买保险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既是老人为子女分担一份忧愁,也是晚辈献给长辈的一片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