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中国第一代“红色理财家”
查看完整版本:中国第一代“红色理财家”
2009/9/20 22:39:03
  本文记述的是一组有关国家创建者的故事。
  他们,为中国完成了晚清以来的首次经济统一,其艰难与风险,丝毫不亚于疆土的天下归一;他们,运用经济金融策略,在解放区与国统区的较量中不断扩大战果,从农村到城市,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为国家当家理财;他们,甚至还曾"潜伏"在国民政府的金融核心,让国民党的经济大溃败并一发不可收拾。
  陈云:"部队向前进,票子向后退"
  1949年8月3日,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有59天。
  从****新竹机场起飞的B24机群,只用了3个多小时就飞抵上海上空,向江南造船厂投弹30多枚。
  不过,空袭警报和爆炸,并没有打断百老汇大厦一些住客的工作:包括陈云在内的158名中共高级经济干部,仍在讨论如何解决比空袭更为严重的问题--过去由各解放区供给的野战军离开了各自的根据地,这五六百万人的给养如何解决。
  进入新解放区的野战军,无法像过去那样得到根据地的直接物资补给,中央只好用发行货币来支撑部队。但在新解放区,商人和群众都不信任人民币,加之生产一时难以恢复,军队就拿着人民币到后方的大城市采购。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商人也到老解放区购买物资。投机资本乘机作祟。
  陈云后来说这是"部队向前进,票子向后退"。
  1949年5月10日,"小个子"陈云带着周太和出现在北平,筹备一个全国性的财经领导机构:中央财经经济委员会。
  据周太和回忆,陈云曾在东北工作时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统一全东北财经,在他的筹划下,百万东北野战军依靠充足的给养,不仅打赢了辽沈战役,还入关完成了平津战役。毛泽东随后与周恩来商定,调陈云主持中央财经工作,一统天下钱物。
  1949年夏天,邓小平从上海回京。他向中央汇报说,上海"煤粮两荒,情况严重。提出厂校及人员疏散,向各解放区求援"。
  陈云随后致电东北财经委副主任李富春,除了向上海运输粮食,还要准备接收一部分上海工厂学校。不久,中央正式开始准备疏散这个远东最大的都市。
  7月下旬,陈云到达上海进行实际调查。当时上海遭遇30年一遇的台风,黄浦江水漫上南京路,竟然可以行船。陈云带着周太和,涉水到各类物品交易所了解情况。
  就在陈云达到上海前一个月,投机商操纵上海银元价格暴涨,带动物价上行。上海市政府筹集了10万块银元抛出,竟然毫无起色。
  最后,由曾任第9兵团司令员的宋时轮带一营解放军查处上海证券交易所,当场抓捕200多名投机骨干,银元之战才以胜利告终。
  投机资本随后转向大米、棉纱等物资领域,导致上海7月物价比6月上涨1倍,并波及北平、天津,致使两地物价一个月内上涨3倍以上。
  7月27日,由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北五大解放区财经负责人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财经工作会议,这也是所有共产党控制的地区,第一次坐在一起商讨财经对策。
  10月,上海又爆发"棉纱风波":投机分子集中攻击纱布,导致上海的纱布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3.8倍,棉布上涨3.5倍。棉纱上涨带动了其他物资价格,并波及华中、西北。
  中财委按照既有计划调拨物资,一战而胜。
  1950年春节,上海的投机势力开始囤积粮食。但此时中共从四川征集的4亿斤大米已进入上海,华中、东北的粮食也源源不断地运到。再战再胜,这就是"米粮之战"。新中国的经济终于走上了正轨。
  薛暮桥:红色货币战争
  1947年10月的冀中平原,寒风凛冽。一辆摇摇晃晃的敞篷大卡车载来了十几名只带短枪的军人。紧张筹备战事的朱德闻讯,亲自接见了其中的领队--当时已在红色根据地大有名气的经济学家薛暮桥。
  一队人继续西行,他们的目的地是距西柏坡三四里的一个叫夹峪村的村子--刚刚成立的华北财经办事处驻地。
  薛暮桥由此从一个地方解放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开始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
  1943年初,中央点名要薛暮桥带一些新四军的知识分子前往延安,后被山东分局书记朱瑞暂时留下。结果这一留就是4年。
  薛暮桥到山东后即提出,要稳定物价只有驱逐法币,建立自主的货币市场。他有自己的一套新理论:货币不一定同金银联系,也可以同其他商品联系,只要根据地适当控制货币发行量,并掌握充分物资,就能够在必要时用来回笼货币,平抑物价。
  当时,山东根据地最强势的物资就是海盐。开始时,海盐由盐商收购后转手倒卖。根据地政府于是专卖海盐,然后降低盐税,增加产量。等到海盐运到接近敌占区的地方,就以高于市价50%的高价出售。这样对敌占区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法币、伪币供过于求,根据地政府在兑换比率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然而,薛暮桥却十分清醒。在他看来,在根据地货币与法币这两种货币类似外汇关系的斗争中,强势货币不会这么容易被压制。
  他希望努力扩大根据地货币的流动范围,压缩法币的阵地,并利用贸易掌握法币比价。这样,法币的流通范围越小,通货膨胀便越剧烈,跌落就越严重。
  根据地货币就此对法币形成压制。在根据地边境的兑换所,根据地政府完全主导了兑换比率。根据地货币与法币之间的结算关系就像一道屏障,防止了国统区日益崩溃的经济危机蔓延到根据地。
  薛暮桥则以山东根据地的经验证明,货币的价值是由购买力决定,可以完全摆脱金银、外汇。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关联,根据地经济将受到敌人的影响。
  1948年底,在总结过去各根据地货币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中共开始发行统一货币人民币。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并申明与金银脱离关系,汇率主要依据货币实际购买力而定。
  当时中共在金银储备方面仍是劣势。如果与金银联系,收购金银要增加货币发行,物价就会上涨。于是,中共在人民币发行的同时,采取了低价冻结政策,金银定价远低于物价上涨速度,也低于国际金银价格,只对土改退押农民所得的金银定价收购。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数十年国家金银管制政策的由来。
  冀朝鼎:经济学家在"潜伏"
  直到死后46年,他对创建这个国家所做的真正贡献,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个谜。
  1963年8月13日,副部级干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冀朝鼎的追悼会,在北京首都剧场举行。周恩来、陈毅、李先念、康生、郭沫若等主祭,廖承志致悼词。
  1939年底,中国环球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陈光甫,在纽约的一家中餐馆面试了一名36岁的应聘者。
  环球公司是国民党政府专为促进中美贸易设立的国营企业,陈光甫则是拥有中将军衔的国民政府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光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他觉得这个应聘者英语很好,可以成为他的秘书。
  应聘者冀朝鼎,此时已在美国学界小有名气。他从清华毕业后赴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就读,并获法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
  冀朝鼎的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巨大声誉。
  李约瑟称赞这本书说:"可能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历史上探索发展变革的最杰出的英文著作。"他后来还邀请冀朝鼎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作序。
  冀朝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经周恩来批准,冀朝鼎回到了美国。
  也许是组织授意,冀朝鼎结识了美国财政部货币研究室的柯弗兰,并发展他加入了美国共产党。柯弗兰又将冀朝鼎介绍给美国财政部的经济学家,其中包括罗斯福的助手居里和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的助手白劳德。
  这些对美国财政政策拥有发言权的学者们很快发现,年轻的冀朝鼎对中国形势的分析判断总是十分可靠,于是将其意见作为自己对华政策的依据。
  精明勤奋的冀朝鼎很快就获得了陈光甫的信任,并担任环球公司总务处主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陈光甫受命回国,冀朝鼎作为他的私人秘书同行。
  返回国内后,冀朝鼎逐渐脱离了陈光甫,开始接近陈光甫的政敌、国民政府的实力派人物--财政部长孔祥熙。
  冀朝鼎的秘书廖训振回忆说,冀朝鼎生前曾告诉他,当时他白天通过美国使馆获得了大量情报,晚上就化装直接找周恩来汇报。
  由于孔祥熙的推动和美国方面的认可,冀朝鼎最终主导了拥有一亿美元基金的平准基金会。
  1944年,孔祥熙任命冀朝鼎为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委员会主任,并带他参加了创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会议。
  由于法币与外汇具有密切的关联,领导外汇核心部门的冀朝鼎,开始对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具有相当重要的发言权。他逐渐成为国民政府最重要、最信任的经济学家。连他参加革命的弟弟、90年代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也说:"大哥是跟国民党走的,我自己则是一心向往革命的。"
  陈立夫对于冀朝鼎在内战期间的作为充满愤怒,他认为,宋子文一直在国外,"中文程度差,平日均用英文。冀朝鼎这个人英文不错,可能投其所好。孔、宋两人都因冀很能干,结果冀为共产党在我方财政方针任设计工作。他专门替孔、宋出坏主意,都是损害国家和损害政府信用的坏主意"。
  金圆券崩溃之时,冀朝鼎已受山西同乡傅作义邀请飞赴北平,担任华北"剿总"司令部经济处处长。他此行也是专门受中共派遣,意在策反傅作义。后来,傅作义就是在冀家在北京的老宅里决定起义的。
  冀朝鼎曾向廖训振讲起北平刚刚和平解放时的一件趣事:当时他还没来得及换装,穿着国民党呢子军装、坐着美军吉普车出门,结果被解放军抓住,以为他是漏网的国民党高级军官。
  情况汇报到负责北平地下工作的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刘仁那里,他立刻让放人。从此,冀朝鼎的共产党身份才正式曝光。
  "这让国民党大吃一惊,美国人大吃一惊,我们自己的同志也大吃一惊。"廖训振说。
  冀朝鼎在1949年之后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利用他在西方世界的良好关系,突破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并建立了新中国的外贸体制。
  1963年8月8日,正准备出访阿尔及利亚的冀朝鼎因突发脑溢血,晕倒在办公室。次日中午去世。
  廖训振说,冀朝鼎在50年代就提出,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并成立了国际贸易仲裁处。但随后政治形势继续恶化,冀朝鼎建设新国家的计划,直到他死后15年才开始实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