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9/20 15:22:00
投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投资决策,更没有100%盈利的秘籍。当然,如果要说这世间存在100%的提高赢利秘诀,恐怕大多数交易大师、投资大师们都会同意必须要从降低投资成本入手。
是的,降低投资成本,实际上就等于变相增加了利润。事实上,投资成本的多寡,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投资输赢的重要"分水岭",而对于部分交易策略更是"生命线"。所以,在投资之前,对于投资成本必须有一个足够清晰的认识。
成本决定输赢
"成本决定输赢",这似乎是一句让人听着匪夷所思的论断。难道一直输钱的投资者,换了一家成本更低的交易商就能赚钱了嘛?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一位在海外的朋友,最近开设了一个1万美元的外汇账户,准备尝试一下外汇短线投机生涯。一周交易下来,账户轻微亏损290.89美元,颇为沮丧。"原来外汇交易不容易啊",这是朋友的感叹。细看朋友的投资记录,发现虽然其投资技术的确有待加强,但是真正导致其亏损的罪魁祸首却是成本。朋友使用的是那种常见的外汇杠杆交易商,欧元/美元交易成本为2个点差,日元/美元为3个点差,英镑/美元为4个点差,短短一周朋友进行了大量的短线交易,再加上杠杆作用总交易金额达到286万美元,而其为这些交易总计支付了792美元的佣金。其实,以朋友的资金量,完全可以更换经纪商,使用那些针对专业投资者交易成本更低的经纪商,若以常见的所有货币均一0.9个点差的某经纪商试算,那么同样的交易只需要支付257.4美元,可以省下534.6美元,如此朋友的投资业绩就可以从亏损290.89美元立刻变成获利243.71美元。可见,有的时候成本确是决定输赢。
再细看朋友的交易记录,他是明显的短线派,持仓时间往往只有数小时至多1天,大多数时候赢利也就是三四十点,对于这种进行频繁短线单笔低利润交易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成本就格外重要,以3个点点差成本,30个点赢利来计算,成本几乎占到了赢利的1/10,如此侵蚀程度不可忽略。事实上,越是短线单笔赢利越低的交易模式,对于交易成本的要求越高。之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市场一些场内交易员热衷于采用"拨头皮"交易法,对于每笔1个点2个点的赢利也乐此不彼,就在于他们除了支付固定的席位费用外无需针对单笔交易支付佣金,所以赚的再少也是实打实的赢利,而普通投资者要学习他们玩"超短线",恐怕就容易沦为为经纪商打工了。
正因为交易成本会影响交易结果,会影响交易策略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对于不同投资领域的成本问题,都应该要细细研究一下。
A股:低佣金是王道
在A股市场,投资者最主要的成本是两块:印花税和券商佣金。
印花税,目前我国的现行策略是单边征收1‰,较2007年大牛市时期双边3‰已经大幅锐减。这也意味着每次交易,仅印花税减免部分投资者便可多赚5‰。此外,按照惯例,诸如封闭式基金、ETF、交易所债券、权证等品种无需缴纳印花税。
如果说印花税对所有的投资者是划一对待,那么券商佣金这块,不同的投资者则有天壤之别。目前,普通投资者若开户并进行网上交易,那么券商给予的佣金最高为1.5‰,但你若开户的是中小型券商,且你资金量较大交投较为活跃,那么通过与券商协商的方法则可获得较低的佣金,目前不少投资者可以获得0.8‰的佣金,部分大客户甚至可以享受0.3‰的超低佣金。这也就意味着,每次交易,一来一回大客户的总佣金仅为0.6‰,是普通投资者3‰的20%而已。若再算上印花税,大客户只需要1.6‰的价格波动即可收回交易成本,之后就是赢利了。可别小看这区区2.4‰的交易成本差别,按照投资者每日1次买卖计算,一年250个交易日,这2.4‰的差别就会被放大至60%的收益差别--要找到一次赢利60%的交易机会未必容易,但是通过降低成本缺口轻松实现,可见低成本的意义所在。
在降低A股市场的投资成本方面,投资者可以有以下几种思路:
1.降低交易频率。若你是一年只交易两三次甚至更少的长线投资者,那么2.4‰的交易成本差距的确对你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2.与券商协商佣金。不过这需要较大的资金量或者交易金额,未必对中小投资者合适。
3.交易免收印花税品种。诸如ETF、封闭式基金这些交易对象,其波动往往与A股整体走向一致,虽然不会出现连续暴涨的"疯股",但也能规避"逆势跌停"的股票,其实亦是不错的短线交易对象。当然,若是对高风险高回报情有独钟,那么可以选择还支持T+0的权证作为交易对象。交易这些品种,相比交易股票可以省下1‰的印花税,虽然不多但是若按照1年250个交易日的交易频率计算那也是25%的收益--蚊子肉也是肉嘛。
4.交易上市债券。根据监管部门规定,所有上市债券交易佣金统一为0.2‰,再加上免收印花税,而且还允许T+0交易,可谓目前市场内交易成本最低的品种了--当然缺点在于债券一般波动有限,哪天有1%的涨跌幅就是暴涨暴跌了,只适合那些对收益率要求较低的投资者。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