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是一位个体经营者,拥有一辆翻斗车从事自驾填海作业。2006年6月在邻居阿姨的推荐下,他懵懵懂懂地先后花了四万元买了点混合型基金。几个月下来,收益颇丰,涨得厉害时,一天下来就有一二千元的收益,这对一天收入不到百元的孙先生来说,基金真是个会下金蛋的鸡,每天他干完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网看净值,逢人就说投资基金好。到年底一算,半年就净赚2万多元,50%多的收益率啊。
没多久,孙先生就厌倦了驾驶翻斗车的活。一辆翻斗车投资本金要10多万元,一年干下来起早摸黑辛辛苦苦也就几万元,若这钱买成基金一年下来轻轻松松也能赚个五六万元。而且孙先先生研究发现,他之前买的混合型基金半年50%多的收益并不算厉害,若买成股票型基金那赚得会更多。
于是,2007年春节过后,孙先生与爱人一合计,把翻斗车折价卖了10多万元现钱,然后立刻买入多只股票型基金,同时还留了几万元炒股。从此,孙先生开始了不用驾驶翻斗车的日子,每天到证券营业部喝茶上班聊天,而且他已经朦胧看到,他的翻斗车很快能变成一辆不错的轿车,因为大伙都说指数会涨到八千、一万点的。
然而,2008年春节后,孙先生发现没人说八千、一万点的了,整天跌跌不休,他的几万元股票已经被深套,基金还有收益但已经回吐大半,而股市似乎并没有止跌的迹象。回想一年来,没开翻斗车逛证券营业部没有固定收入,还要每日生活开支,孙先生赶紧用股票和基金套现的资金买回翻斗车。把其余资金重新配置成股票、债券等基金。今天看着股票市场,保住了胜利果实的孙先生感慨万千,如果他还是继续过游荡在营业部以股票基金为主业的日子,那到今天后果不可想象。不过他不回后悔投资基金,正确地对待炒股和基金理财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专家点评:
投资基金更多的是一种理财方式,它帮居民把手头的闲置资金进行保值增值,但不能作为一个居民的事业或者赖以谋生手段。尤其是居民不能片面地根据某段期间内基金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而把赖以谋生的生产工具变卖,希望通过投资基金快速致富,这一定程度上把投资基金这种理财生活方式变成投机行为。孙先生曾经错误的理解基金的行为应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