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危机理财大考
查看完整版本:危机理财大考
2009/9/18 2:29:27
  屁股指挥脑袋,这可能是自古以来为官者的宿命。此次,仓促应战的地方财政主官们,面对如此从未有过的经历和压力,无论是坐而论道,还是主动作为,都堪称是一场"危机理财"的世纪大考。
  "我们的财政收入从元月份到现在还没有负增长。"陈万康先生笑称自己是一名称职的"管家婆":一是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确保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既加大重点税源的监控,又重视小税源征管,既抱西瓜又捡芝麻;三是加大对往年税收的清缴力度,确保税负公平;四是高度重视财源建设,确保税收持续增长。
  他说:"我们仅清缴往年税收就有5000多万元,其中有一个企业就达1000多万元。"
  另外,从2007年开始,他们就已经把税控系统安装到了每个矿山企业,国税、地税、财政、煤炭四家部门信息共享,企业的产量在办公室就能监控,解决了企业隐瞒产量和逃避税收的问题。
  他表示,采取这种办法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些企业的老板费尽心机地逃避税收,而依法征税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这就是矛盾。但在同时,他们考虑到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企业税收先应收尽收,财政预算再安排一定额度资金扶助企业,让利给企业在明处,不但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企业依法纳税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并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农村讲叫以丰补欠,财政讲不寅吃卯粮。"他介绍说,这几年他们还将一部分非税收入如育林发展基金、土地出让金等都作为了地方预算调节基金,像今年,尽管财政收入减收幅度较大,但短期内政府运作不会有问题。
  对于为何不能加大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他认为,从非税收入上做文章是一种"虚胖"的财政增收,因为非税收入的增加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增加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如此只有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乱罚款项等;二是增加基金收入,如此只有提高基金标准、把土地出让金等转为一般预算收入。他说:"这样可能会直接影响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并产生社会不稳定问题。"
  同时,他们还让国库的钱生钱,把国库留足一定的资金,剩余的全部划入国库支付中心,支付中心会有额外的利息收入,产生的利息又能充实到预算调节基金。"这样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财政资金增值的问题,二是解决金融企业的问题,何乐而不为。"他说,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管家婆"。
  而且,他们从2003年开始搞财政投资评审,每年节约财政资金至少6000万以上。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同,因此,此次扩内需项目也无一漏网。他们将一个扩大内需的经济适用房项目预算的4000多万,审减了1000多万。2008年至今,他们通过财政投资评审节约财政性资金达7000余万元。
  他笑称,俗话讲"当家三年狗都恨",但如果没有了规则,秩序就会出问题。
  用市场法则来解决经济问题
  陈万康认为,经济要复苏有一个过程,不是投下去多少亿马上就可以使经济出现复苏。比如家电下乡,还没有从战略层面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家电企业只是短暂的复苏,家电市场饱和后,今后若干年就可能减弱消费需求。还有,银行的贷款规模贷不出去,就往下砸,一部分资金表现为显性,另一块流入到财政是隐性的,可以不收利息,三年才开始还本。为了完成增收任务,有些地方甚至把贷款转化成财政收入。
  言语间,自诩为"管家婆"的他显得有些焦虑,"我们承认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可光树立信心还远不够。市场经济产生的危机,就应该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应对。扩大内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不好也会出问题,会让国家财政和金融体系面临更大的风险。"
  如今,投资拉动经济和消费是共识,但对于如何才能真正拉动消费,似乎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根本的办法。他认为,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民众的钱从银行里面拉出来,让死钱变活钱,这样才能让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他说:"站在基层财政的角度,我认为投资拉动只会加大中央财政的压力,造成国库空虚,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一直在讲,要把生产建设性的财政变为公共服务性的财政,也就是要把政府从经济建设性的政府变为公共服务性的政府。所以,我建议立即出台社会保障法,提高全国民众的社会福利待遇,主要是全民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以及民政救助体系,科学规划建造老年公寓等。"
  他表示,如果把1.18万亿扩大内需的资金拿来解决全国民众的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拉动效应可能会更好。因为民众的基本需求是社会保障,没有了后顾之忧,可能撬动民众10万亿银行存款来消费,增加有效需求,通过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这1.18 万亿投下去是长效的,是真正通过市场法则来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单纯地靠国家投资计划拉动。
  对于如何解决社会保障这个关系每一个人的老问题,陈万康先生表示:"这主要是体制的问题,不是解决不了。就拿我们县来说,我们人均财力是3.8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4200元,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每年要1个多亿,如果覆盖所有城乡居民,2个亿就可以解决全县的医疗保障问题,人均近200元。解决老年人集中供养每年的生活费大约2个亿,总共下来就4个亿即可,按人口计算放大,全国每年就是6000亿左右就解决了。只要我们有计划地分步到位,规划5-8年时间,就可以把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解决。"
  "这件事情完全可以做到,只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而已。"他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居民存款居高不下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变,让拉动内需得到一个良性循环。"
  危机是一面镜子
  对于扩大内需而言,最根本的是民生问题,分配体制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是税收体制。为此,陈万康指出:"民生从根本意义上讲是解决人的问题。"
  他认为,国家应该立法开征物业税和高税率遗产税,完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例如,完善房产和土地使用税,凡有房产的人都应该按土地使用和房屋建筑面积按年缴纳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配合物业税的开征,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攀升,让房价回归理性并被消费者接受。同时,使房产从投资变为消费。"我们县有20多万户家庭,一户房屋和占地平均100个平米,一个平米征收10-20元就可征收2至4个亿。"
  关于个人所得税,他表示,目前我国征收的个税总额,60%来自工薪阶层,社会两极分化严重,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增加税收收入。但要真正解决个税征收,必须改革现行由税务独家汇算体系,改为税务、稽查、财政、审计部门联合汇算,避免会计、税务信息失真;资源税应改为从量和从价计征相结合,即储量从量,产出从价,促使企业有规划节约型开采,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节约资源;消费税应改为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征收,树立民众纳税意识,人人都是纳税人,国家财政可根据财力情况年终按比例和全额退税;开征遗产税,树立创造社会财富、实现社会价值的观念。
  这样一来,财政对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和营业税的依赖程度就会减弱,可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培植财源,不惜破坏资源、破坏环境、损害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用零土地价格、税收免二减三等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还可避免为了招商引资,把国家利益变成个体利益,把企业成本社会化,即由政府来承担企业成本;又可抑制地方政府官员滋生腐败。
  他说:"如此立法完善后,房产、土地使用、个人所得、消费等税种就会成为我们的主体税种,可以真正意义上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财政变为公共财政。因为有了固定的税源,政府在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方面就会好得多,至少不像现在这样。同时,我们在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规模就会更大,地方政府就有财力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他表示:"建立一个征收监管机制,从分配环节去解决这个问题,分配环节也是把钱拿出来,变成有效的需求,解决生产问题。但这中间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建议成立独立的一个税务稽查局,直属国务院。不能在税务部门,自己不可能去稽查自己,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还应该由财政、稽查、审计、税务几家组成一个所得税联合汇算体系,这样尽量公平一些,因为有几家部门汇算,搞假的机会要少的多。"
  危机是一面镜子,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未尝不是一次增强素质的"世纪体检"。
  "如果说,在市场化改革初期,我国的财政风险主要由过去计划经济中政、企、银三者间的特殊关系,引致商业银行不良债务所致。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由于我国处在市场化改革攻坚阶段,新的金融风险正在向财政风险转化,这可能将是我们的财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陈万康提醒道。
  最后,陈万康先生表示,"这是一次改变我们自己的最佳机会,我们的经济发展需要回归理性,要有战略发展的长远规划,不能考虑短期效益。让'虚胖'的财政收入依托健全的税法体系回归真实,让GDP不再成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让市场规律来决策正常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