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暴跌下的投连价值相对论
查看完整版本:暴跌下的投连价值相对论
2009/9/15 7:35:12
  8月以前,无论是收益还是销售,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投连险都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而在8月, A股的向下抽搐,公募基金集体铩羽,后者却得以神奇地部分免疫。
  根据本刊统计,截至2009年8月21日,上证指数近一个月下跌9.37个百分点,而纳入本刊统计的47个进取型投连险账户平均亏损为7.85个百分点,其中有4个账户近一个月的跌幅少于5%,分别是生命人寿富泰赢家进取II账户(-4.21%)、平安人寿精选权益投资账户(-4.77%)、主攻投连险的瑞泰人寿成长型账户(-4.90%)以及光大永明进取型投资账户(-4.92%)。
  而同期,根据上海财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数据显示,16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亏损幅度高达10.98%,其跌幅小于5%的基金也仅有两只,分别是国泰区位优势股票(-3.99%)以及南方隆元(-4.14%)。
  听上去不那么顺耳的评价是,市场的下跌或者震荡,对于投连险而言,恰恰是考验后者成色所不可或缺的试金石。
  与公募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不同的是,因为有着基金仓位以及基金选择的双重投资因素,导致投连险账户天然要慢前者半拍,这在2009年上半场的A股大幅复苏行情中,显然不会是一个有利因素。
  比如,本刊前期的统计中显示出的情况是,截至今年7月20日,投连进取型账户今年以来的回报率为42.90%,和大盘78.24%的涨幅相比,差距不算小,而在同期,184只偏股型基金份额加权净值增长率高达67.53%。其中,有6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70%,占比达到36.41%,而收益率超过60%的基金则多达121只,占比达到65.76%。净值增长率低于50%的基金仅26只,占比14.13%。
  同时,亦有研究人士指出,前期的上涨行情,虽然为投连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持,但是大部分账户的涨幅都弱于同类比较基准,反映了保险公司谨慎的投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其加仓举措的被动,而这,却成为其抵挡本轮下跌最重要的"利器"。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动的,上述人士称。
  洗牌
  猝不及防的行情突变,甚至改变了经年不变的位次。
  根据本刊的连续统计,前期股市大涨之时,以联泰大都会和中美大都会旗下账户为代表的被动账户出现大面积疯涨,作为中性账户的华泰吉年丰进取型亦是表现抢眼,然而,经过了4个多月的衔枚急进之后,大盘急速回调,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正是前期疯涨的这些账户。
  根据本刊统计,截至2009年8月21日,共有12个进取型账户在近一个月跑输大盘。
  其中,今年以来表现一直雄踞同类账户前列的大都会系显然整体损失惨重,4个进取型账户近一个月跌幅全部超过9.50%,业内人士介绍,大都会系收益的回落无疑是由于其相对被动的产品设计,毕竟,大都会系的4个进取型账户对权益类投资的最低下限也达到了80%,财富精选的两个股票账户更是高达90%,并且其在遴选基金时,也强调选择品种纯粹的股票型基金,而不是善于择时和主动管理的基金品种,"所以它受指数波动影响肯定时最大的。"
  跌落马下的并不仅仅有大都会系,一直以来表现抢眼的双泰系列--泰康、华泰旗下投连账户也遭遇"滑铁卢",泰康人寿赢家理财积极成长型账户近一个月净值缩水9.41%,而华泰吉年丰进取型账户更是跌去10.56个百分点。
  而在2009年的8月前,泰康积极成长账户、华泰吉年丰进取账户几乎一直牢牢盘踞在同类账户中的前三,是少有的几个可以与公募基金力拼收益的投连账户。
  根据本刊统计,截至2009年8月21日,泰康赢家理财积极成长型投资账户其近一个月跌幅仅小于新华人寿创世之约相关账户,在主动进取账户中倒数第二,而华泰吉年丰进取账户则直接沦为中性进取账户中的最末一名(见本期"投连险投资收益排行榜")。
  不过,由于前期业绩积累,无论泰康抑或华泰,其上述投资账户在更长期的区间内仍旧不让同侪,是寥寥几只近一年收益超过30%以上的人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家并不缺乏在下跌行情中的经验。
  本刊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的下跌行情中(截至2008年12月19日),泰康积极成长账户近一年跌幅不足25%,而华泰进取账户则约34%,同期,股票型基金的第一名华夏大盘,其跌幅为26.74%,而在全部159只股票型基金中跌幅不足35%的仅有8只。
  而在投连账户中,上述两个账户同期业绩亦为中上游,华泰吉年丰进取型账户最新公布的投连7月投资月报显示,其当月的操作情况为:在仓位上维持基准偏上的仓位,减持了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
  入不敷出
  而在股市下跌以及2008年下半年以来对投连风险加强监管双重因素作用下,无论市场涨跌,投连的销售看上去暂时没有复苏之势。
  来自广东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平安、泰康、太平人寿以及一部分外资(合资)寿险公司尚且有少量投连险销售,但大部分公司相比2008年同期已经是连零头都不够。
  比如,截至今年7月底,平安个险新单保费中投连险累计1788万元,而上年同期为7222万元,而在银保渠道,今年累计仅664万元,去年同期累计则是4.2亿元。
  相比之下,曾经在投连上大有收获的泰康人寿,其境遇看上去要好许多:今年银保累计投连保费收入超过2亿元,虽然距离去年同期的14亿多已经是天上地下,但已经是所有公司中销量最大的一家。
  而在外资(合资)公司中,友邦、信诚人寿、中意人寿,同期在个人营销和银保渠道也都有少许投连险保费收入进账。
  更进一步的数据显示,除信诚人寿等极少数公司之外,包括平安、泰康人寿等其他公司,同期投连的退保金大大超过保费收入,比如泰康(广东)今年(截至7月底)以来投连退保金超过8亿元,几乎是同期保费收入的4倍。
  对此,基金研究人士称,作为类FOF产品,投连险不可避免地要收到资本市场波动的冲击,有赎回(退保)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还是要有打开增量资金进入的通道。"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