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藏家来说,总是希望能够一份投资,获得多份回报。那什么样的古玩能够"胜任"呢?在今秋的拍卖市场上,将有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素古玉璧御题诗插屏,不仅精致雅丽,更可被视为尊前尚古的最佳见证。在汉代宗教典章文献中,认为"璧"为瑞玉,并具作礼仪之用,乾隆一朝,玉璧被视为上天和权力的象征,通过嵌座摆设彰显皇帝尚古之风和威严皇权。这件藏品既包含了古玉的尊贵,更有紫檀插屏的典雅。
在明清时期的古玩中,很多都采用了镶嵌工艺,像许多木镶嵌工艺品的嵌饰物主要材料是玉、玛瑙和象牙,纹饰是桃、石榴、佛手和瓜果等,既表达了进献者"多福多寿"、"福寿连绵"等祝福之意,又显示了清代中期创作能力和精湛的镶嵌技术水平。在2006年的春拍中,一件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估价280万至38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29万港元。这件如意精选缜密坚实、纹理含蕴的上等紫檀木料雕制。器身一木连作,与首部玉瓦托衔接,其严丝合缝,木柄镶嵌银片裁截的隶书御题诗文四十字、金线图章"比德·朗润"二枚。
相比镶嵌工艺,如果一件古玩由多种材质合作而成,像今年秋拍中将出现的一件清乾隆·御制鎏金钢刅仪仗刀,配犀角雕"赶珠云龙"纹刀鞘,对于藏家来说,既鉴赏了清代礼仪刀精湛的工艺,同时也获得了一件精美的犀角雕工艺品,也能引发不少的看点。在今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有一件紫檀如意纹柄玛瑙茶勺,勺以玛瑙琢磨而成,质地细腻,晶莹透亮,光滑润泽。勺柄则以紫檀木雕刻而成,微微蜷曲,呈如意纹形状,雕工精细。勺身、柄衔接处以金片镶嵌包裹。此勺用料名贵,以玛瑙和紫檀合作而成,十分难得,成交价超过了2万元。在今年北京永乐的春拍中,珐琅框玻璃大圆镜拍出了31.36万元。玻璃镜自西方传入清代宫廷后,即逐渐取代传统铜镜而成皇家生活必不可少之用品。此玻璃大圆镜的镜框为珐琅材质,镜框上饰一周蓝底花卉纹,其以****竹竿串连三种花朵,纹饰紧密,色彩艳丽。背面中心饰蝙蝠,并在中间穿孔缀有五色丝穗,周围饰珐琅彩花卉纹,花朵与外框花卉相同。纹饰细密,色彩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