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范围广泛
何谓红色收藏?广泛的含义是建党以来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遗存的收藏,书籍、报刊、连环画、照片、请柬都是其中的门类。其中与伟人毛泽东有关的收藏是各种门类里的一条主线。
有专家认为,红色收藏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毛泽东像章。全国收藏者至少有15万人,收藏门槛低,存世量也比较多。上海、广东、成都、武汉、沈阳等地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收藏队伍。
---以毛泽东著作为主的红色藏书。更具体地说是特指《毛****语录》,"三合一"等袖珍、简易的毛泽东著作选编本,其中尤其特指《毛****语录》。据不完全统计,《毛****语录》国内外各种版本多达500余种。
---文革瓷。所谓"文革瓷"特指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如:装饰瓷件、生活器具、毛泽东雕像、反映当时风貌的瓷版画等。
---红色油画。带有毛泽东肖像或形象的红色油画最为瞩目。
事实上,上述收藏门类远远不能囊括红色收藏品,刘德保告诉记者,所有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具有时代烙印的宣传画、海报、连环画、照片、唱片、电影胶片、报纸、杂志、瓷器、海报、图画、雕塑、像章、红卫兵袖章、刺绣、火花、烟标等等,甚至连一些不起眼的东西都成为藏家关注的对象,比如革命和建设时期发行的粮票、布票、烟票、糖票、车船票等。
最近,刘德保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忆往昔---上海老报馆珍品展",集中展示了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老报纸、电影海报和宣传画共120张。其中有刘春华绘制的《毛****去安源》曾经风靡全国,发行量上亿;陈衍宁、林墉等绘制的《国际歌》;刘文西绘制的《毛****和牧羊人谈话》;高虹、何孔德等绘制的《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1928年毛****在桂林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风靡一时的宣传画。
红色藏品升值惊人
红色藏品不仅仅是国家的发展的见证,还是个人生活各个阶段的见证,正因为如此,红色藏品在历史意义与怀旧情感中身价倍增。刘德保信口报出的红色藏品现今"身价"让人咋舌:
1977年陈逸飞为陈冲等主演的《青春》所创作的电影海报,当时每张售价0.22元,现在售价达5000元/张;
八个样板戏的英雄人物形象2开宣传画,当时售价0.11元/张,现在售价达上千元;
电影版本的革命题材连环画,如《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等,当时售价0.2元/本,如今都要数十元一本。而且愈历史久远愈珍贵,60年代的老版本比起70年代末的再版本,市价高约5倍-10倍。
1971年出版的样板戏唱片《沙家浜》、《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等,当时售价1元/张,塑料薄膜的只有0.33元/张,如今要30元/张-50元/张。
70年代末发行的毛****和周总理的《巨人之声》录音带,当时售价是5元/盒,如今市场价是500元/盒。
国庆10周年、20周年纪录片电影胶片,在2006年市场价是1000元,如今已经涨到1万元。
在众多红色藏品中,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报纸堪称"洛阳纸贵"。1974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次套红,这张报纸市价1000元;1968年刊登毛****最新语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那张《解放日报》,1958年10月29日刊登志愿军凯旋归国的《人民日报》,市价都升到500元,而当时每张报纸售价0.04元;1966年毛****接见50万红卫兵和革命师生的报纸市价1000元。
而记载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报纸已经达到有价无市、一纸难求地步。刘德保介绍,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市场价1万元一份,同日的《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也达到8000元/份。不少收藏家甚至愿意出数万元,以求集全60年来的国庆那天的报纸。
刘德保介绍,相比10年、20年前,红色藏品价格上升幅度大部分超过10倍,有的已经超过百倍、千倍。其中纸质品上升幅度尤其令人瞩目,以宣传画、连环画为代表。
即使是最新出版的红色经典作品,也借助这股红色收藏热而被市场追捧。不久前的书展上,一些出版社将《祖国万岁》、《毛****万岁》等宣传画限量再版,每张售价50元,被一抢而空。而以前这些宣传画的售价只有0.1元/张。
最新出版的革命题材和革命人物的连环画售价也为老版本连环画的升值拓展了空间。如《鸡毛信》、《狼牙山五壮士》、《白求恩》、《雷锋》、《张思德》等连环画,创新设计出线装本、套装本,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身价不菲,如《列宁在1918》、《列宁在10月》等线装本连环画,每本售价高达100元。
在众多的毛****像章中,由于品相、工艺、年代、存世量和图案大小的不同,像章收藏价格也会出现相应变化。1967-1969年出品的像章,5厘米左右的在5-6元左右,5厘米以上的价格要高一些,15厘米以上的在30元-100元之间,再大的则价格更高。
市场需求有增无减
红色藏品往往与著名人物、历史事件有种渊源,是历史的见证。它不仅为当代人及后来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品、工艺品,还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的丰富资料和实物佐证。随着国内红色旅游、红色景点、红色纪念馆博物馆的增多,红色藏品市场需求有增无减。
近年来,不仅国内很多人在进行红色收藏,连国外藏家也对红色藏品十分追捧,这也决定了一些精品价格更是成倍增长。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红色收藏众多门类之中,频频爆出天价的往往不是书刊就是油画,其中尤以油画为最。自从1995年刘春华的著名油画《毛****去安源》拍出605万元高价以来,红色经典开始成为拍场常客。2005年嘉德秋拍时,一幅《毛****在广东农村视察》油画拍到了1012万元的高价。2006年秋季在伦敦佳士德的一场名为《战后艺术》专题拍卖会上一幅毛****肖像油画以近1.3亿元成交。在今年春拍上,红色经典藏品屡次报捷。6月下旬的中国嘉德广州夏季拍卖会上,靳尚谊的《毛****全身像》经过多轮竞投以2016万元成交,成为2009年度中国内地各大拍卖行拍出的第二高价油画。
除了油画之外,革命历史进程中出版发行的书籍、报纸、刊物,已成为时下古旧书刊拍卖会上与古籍善本、新文学版本三足鼎立的品种。甚至有些红色收藏精品已超过一般古籍善本、新文学版本。
红色经典收藏有道
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红色收藏同样出现造假。刘德保介绍,随着宣传画成为收藏热门,仿冒品宣传画也开始出现。不少收藏家花几万元买了一卷宣传画,竟全部是假的。
如何鉴别宣传画真假?刘德保认为关键在于纸质。毛****时代的宣传画,用的纸当然是最好的,比如铜版纸、代用纸、画报纸等。而现在仿冒品追求低成本运作,用的纸张就不行。为了造旧,他们将纸放在茶水和酱油汤里浸泡,很多外行分辨不出。再者,用的颜料质量也有很大差别。最后就是用鼻子闻,早年的宣传画一般会有一股油香味。
由于红色收藏范围太广,应该收藏哪些红色藏品,也成为一门学问。刘德保的看法是:
当前收藏纸质品最显投资价值,比如老报纸、老杂志、老画报、老海报、老宣传画、老电影剧本等等。在纸质品收藏中,一是要注重收藏老版本的纸质品,因为越是历史的越珍贵是收藏铁律,其次要收藏著名作家、画家、导演、演员的作品,最好是有作者本人签名的剧本、画报、海报、宣传报等。
红色收藏要走专业化、专题化之路,一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精力收藏最有代表性、自己最喜欢的经典;二是针对专题进行收藏,比如农村题材、知青题材的藏品等等。成系列的藏品更有价值。
在收藏保管中,要讲究品相完美。注意湿度,防潮防霉,注意季节变化。有条件的藏家可以利用高科技产品,如超声波驱虫器,在藏品外面包装铁盒、木盒、牛皮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