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9/9/13 11:55:59
笔者曾应北京古玩城之邀参加中国古玩研讨会,期间在参观古玩博览会时,恰巧遇上海好友陈先生,他是专程来参加古玩博览会的,并在博览会租了一个展柜。陈先生告诉我,十多年前,他花数千元购买了一只清代瓷器,在家放了整整十年,后被一买家看上,经讨价还价最后以3万元的价格成交。过了一个月,那位买主又以4万元的价格出售;又过了三个月,以4万元吃进的买主又将此件瓷器送到拍卖行,结果上拍时,各路买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以14万元的价格拍出。他知道此事后,一脸无奈,悔恨自己当初轻易将岂抛出。
陈先生说,这次古玩博览会各地来的客户不少,但还价、砍价太厉害,有的砍价已砍到"肉"里。对此,他始终坚守价格底线,不到一定的价位宁可不卖。这次在他的展柜里,有一只清代官窑青花碗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买家都会前来问这只碗的价格。陈先生开价是10万元,心里交易价为8.5万元。许多藏家由于价格谈不拢而只能与这只碗失之交臂。
到展销的最后一天,突然有一买家以8.5万元的价格吃进。正当陈先生觉得不错时,该买家转手将此碗送入京城一家拍卖行。碰巧该拍卖行的瓷器部经理是笔者一位好友的朋友。当我们在一起谈论近期艺术品拍卖的时候,瓷器部经理拿出这件官窑清花碗,说这只青花碗是正宗的官窑,无论是碗上的青花还是图案都相当精湛。我问这碗若上拍能拍什么价,他认为10万-15万元成交绝对没有问题,若是买家竞叫激烈,突破估价也是极有可能的。他的一席话,再次说明我的朋友陈先生被人拣了漏。
从中也可以看出,藏市里高手如云,不少藏家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在市场里低吸高抛,赢利可观。这次在北京,我在潘家园又遇上一位经营文革宣传画的商家,我告诉他德国有一位藏家收了我国很多文革宣传画,现在已出书了。他说:"这德国老头到我这里来过,买过我不少文革宣传画,每次来他只要看上的东西决不还价。"我想若是遇上这样的买家,卖主怎能不发。所以,藏市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最传奇的当推藏品拍卖漏中有漏。
记得1999年中国嘉德秋季"中国美术百年专场拍卖会"上,曾有一件徐悲鸿的《春之歌》,是民国时期徐悲鸿送给好友张大千的,当时估价80万-90万元,结果上拍因底价过高而流标。2001年上海东方国拍秋拍时,该作再次被推出,可惜拍卖竞叫并不踊跃,最后只以73万元成交。
时隔2年,该作又被北京荣宝推出。不过,荣宝对此作进行了很好的运作和宣传,结果上拍受到各路藏家追捧,南京天地集团以346.5万元收购,将两年前73万元的记录提高了270万元。
同样,在2003年的中贸圣佳秋拍上,有一本齐白石的画册格外引人注目,即齐白石在1932年精心创作的《山水八开册》,这件《山水八开册》曾在1998年嘉德拍卖会上以159.5万元拍出。所不同的是启功先生根据齐白石创作山水配了8首诗作,使得齐白石《山水八开册》更为完整。经过激烈竞争,出人意料地以1661万元拍出,5年增幅10倍,并创下齐白石作品的市场新高,再一次验证了市场交易漏中还有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