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捡漏靠眼力
查看完整版本:捡漏靠眼力
2009/9/8 20:10:26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古玩这一行当也不例外,假如你没有好的眼力,即使在市场上遇到一件价廉物美的物品,恐怕也只能与你擦肩而过。
  前几年,沪上有一位专家受邀去鉴定一批名家字画。物主是一位企业老总,该老总近几年在各地拍卖场上吃进了六、七百万元的名家字画,共计30多件。经过鉴定,只有3件字画是真的,其余全部为赝品。显然,这位企业老总亏损十分惨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同样,笔者有一位朋友前几年经商赚了不少钱,于是,在各地古玩市场上买进了大量瓷器。前不久,他打电话给我希望能参加瓷器拍卖,结果,他的这些瓷器经过专家鉴定大多为赝品,有的即使是真的,档次也很低,根本进不了拍卖行。从中可以看出,买家眼力不济,在艺术市场上跌跤也就不足为怪。
  相反,眼力好的买家"捡漏"也就水到渠成。笔者有一位好友,从小受家庭熏陶,喜爱字画和鉴赏。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上海某拍卖会上看到海上名家沈子丞绘的《山水人物12开册》,张张精彩,于是他毅然举牌以3.9万元的价格吃进。当时,沈子丞的作品在市场上表现极不理想,3.9万元绝对属于高价,在这个价位上买进,显然招来不少人非议。时隔一年,当这些沈子丞的力作在拍卖场再次露面时,被佳士得驻上海办事处的一位资深藏家以7.7万元收入囊中。对我这位朋友而言,他转手获利近一倍,回报十分可观。
  在我的朋友陈先生的展柜里,有一只清代官窑青花碗格外引人注目,不少买家都会问这只碗的价格。陈先生开价是10万元,心理交易价为8.5万元。许多藏家由于价格谈不拢而只能与这只碗失之交臂。到展销的最后一天,突然有一买家以8.5万元的价格吃进。正当陈先生觉得卖得不错时,该买家转手将此碗送入京城一家拍卖行。碰巧该拍卖行的瓷器部经理是我一位好友的朋友。当我们在一起谈论近期艺术品拍卖的时候,瓷器部经理拿出这件官窑青花碗向我介绍说,这只青花碗是正宗的官窑,无论是碗上的青花还是图案都相当精湛。从中可以看出,藏市里高手如云,不少藏家凭借着自己敏锐的眼光,在市场里低吸高抛,赢利相当可观。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