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终将多日炎热不退的酷暑打了下去,秋风习习的日子令人多少放松了因为股市暴跌所带来的焦躁。而大自然时令的转换,也提醒人们,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休息时便要休息,做好了"秋收、冬藏"的准备,何愁来年不"春天萌生,夏天滋长"?
多事之"秋"适合秋养
国泰基金的市场人员开玩笑地说:对于股市而言,秋季似乎并不是个理想的季节。他翻出华尔街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的讲话做为佐证---这位老先生曾说过:一年的低点往往出现在秋天。放在今年的股市身上,真是相当灵验:去年10月探底至1664点的最后一跌,跌出了延续至今年8月初的大反弹行情。但之后,暴跌就不期而至了。
所以,懂得在这种阶段顺势而为,养精蓄锐,控制仓位注重防御的投资者,就有可能抓住新一轮的上升机会。而不会日日盯着令人绝望的股市伤心叹气,从而扰乱了正确的投资思路。
从目前宏观经济面以及股市的基本面来看,银行信贷在天量投放之后,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路高增长下去,而新股发行、老股再融资动辙百亿元之巨,完全忘记了我们只是个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国家,盲目陶醉在"一天冲进世界500强,一天成为世界200强"等虚幻的景象之中。加上大小非们手中巨额的股票存量随时可以加入空方阵营。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称:未来五个月,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将从目前占总市值50%略多一点的水平,迅速上升到75%!这样算来,这个"秋天"恐怕要连上"冬天",冷上好一阵子吧。
国泰基金公司表示,在市场最狂热的夏季,及早做好"秋养计划"的投资人是聪明的。当然,国泰金马稳健基金经理程洲向记者表示:如果投资人未能及时从股市撤离,在暴跌之中割肉也非明智之举。但是已经成功出逃的投资者,短期内不要急于买回股票,可以做些准备工作,更好地研判宏观经济与企业的基本面,注重今后盈利的稳定性。而基金投资者则适宜选择"双低"基金,即低仓位、低换手率的产品。
个股坚决卖出的五种情况
在上周由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主办的财富论坛上,来自汇添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庞飒介绍了自己的投资心得。他用一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学会认错与不认错的投资者最终的不同收益。而所谓认错,就是承认自己看错了投资方向,及时退出休息。有两个投资者,A投资者第一年赚20%,第二年亏20%割肉出局,第三年再赚20%,那么三年下来他的收益是15.2%。B投资者第一年赚50%,第二年不止损,亏了50%,那么哪怕他第三年再赚50%,他的收益也只有12.5%,低于A投资者。所以他的经验就是,如果无事可做,那么就什么也不做。
庞飒还表示,对于一些所谓成长股,大多数人容易陷入"买入并持有"的所谓价值投资误区中,但事实上,高知名度成长股一旦不成长或者低速成长就非常可怕,投资者如果不能及时辨别,及时退出,很容易一套多年,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庞飒总结说,总的来看,个股卖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实际操作一定要坚决,不要拖泥带水舍不得:第一是假设错了,比如你假设宏观经济还会继续宽松,但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宽松了;第二是环境变了,即上市公司可能过去不环保没事,但现在不行了;第三是估值到位了,即股价已经大上台阶,市盈率高出平均水平很多的情况下;第四就是组合不均衡,即某一行业或个股配置太多;第五就是发现新品种。
庞飒说:投资是极富挑战的事业,毕竟天天与聪明人打交道;投资也是十分痛苦的职业,犯错误一定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股海无边,适时休息,忌讳死扛到底。
买个好股捂着不动也是好办法
而来自融通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同样也担任基金经理的陈晓生则有另一番休养生息的见解。他看到的数据是,如果1802年你有幸生在美国并勇敢地投资了1美元,那么到1997年,你的孙子可以拿到的投资回报是747万美元!所以,他认为,目前阶段是牛市中的小调整,投资者面对这样小的调整根本无需烦恼,如果确认你所选择的个股是金子,它迟早会发光。所以,市场没到上涨的极限,也就是全市场平均市盈率45倍以上,投资者可以以不看股市的方式进行休养。
陈晓生认为,目前的股市正从"保增长"转向"调结构",信贷政策的微调引发市场由资金推动向业绩推动的转化过程中,这中间自然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当前的调整空间基本差不多,但时间仍然不够,四季度完成调整的概率高些。外围经济的疲软,中国面临低通胀,中国的城市化、人口红利、政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所带来的强劲内需增长,中国经济可以实现高增长低通胀或高增长温和通胀,在这背景下,按时钟投资理论,正是投资股票或是基金的大好时光。买个好股捂着不动也是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