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澳元还是买B股?很多朋友都问过笔者这个问题。庆幸的是提问时间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上半年,所以这个二选一的回答即便是兴致所致随口说出,也让大家或多或少赚到了钱,笔者也乐得分享他们的喜悦。不过当时间指针来到三季度尾声,问题的答案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轻松?
想要弄清问题的本源,其实还是应该先来探讨下置出对象美元未来的表现。目前市场的惯性逻辑是:风险承受意愿强,股市涨,非美货币涨,美元跌;风险承受意愿弱,则完全反之。那么现在要弄清的问题就是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到底是强或弱?是在上升或在下降?从宏观面看,全球经济可能陷入二次衰退的预期正越来越强。这些论调目前来看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家的鼓吹,更多的为来自实体经济领域的数据所验证。而即便二次衰退未必达到"W"的形态,至少人们的情绪已经不会像二季度那般高涨了,如何守住上半年的盈利或许是未来几个月中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办公室里笔者做的一次小调研或许也能做出一些注解。问题是:"你希望从现在起到年底将闲钱投向哪里?"一大半的回答居然是金条!从这些信息看,美元的加速赶底行情怕是已经接近尾声了,至少是短周期的尾声了。
从一些特定领域的先行指标看,商品货币的前景已经不容乐观。比如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在6月见顶4300点后,目前已经大幅回落超过45%;CRB指数过去四周也回落了8%,即便四周前的高点比之2007年的峰值也不足六折;与此同时,澳元兑美元汇率也已经距离2008年的高位不足15%。新兴市场俄罗斯股市的领跌直至8月中国市场跟进的单月单边下行超过20%,也为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提供了不安的因素。而上周加拿大政府再次对于加元强势口头警告也令商品货币多头不得不多加一份警醒。
笔者以为这些细节都无法为澳元所忽视,尤其是本周最新一期的澳大利亚央行会后声明对于升息的暗示又比上月有所减弱,买入并持有应该已经不是现阶段适合澳元的交易策略了。所以对于标题问题的前半段,以超过三个月的长期交易为假设背景,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
问题的后半段则更为复杂。这既牵涉到对整体权益类资产的走势判断,又牵涉到国内市场的先行格局状况研判,更要考量国内AB市场分割状态下的比价变动趋势以及美元兑人民币未来汇率表现是上或下。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将对最后的结果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抛开这些繁芜的枷锁,笔者倒愿意以盲人摸象的态度去对待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而笔者愿意摸象的部位就一个,AH股溢价指数。恒生AH溢价指数本周二最低为115.42,已经是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4只银行A股已经有一半比H股来得便宜,这或许是市场对于从流动性恐慌转换为价值认可的重要一步,而本周四市场的表现也完美地诠释了这点。
再结合问题的上下两部分来看,笔者以为在澳元仍然把杠铃举在头上,而国内资本市场在8月率先大幅回撤后,最终的选择已经不言自明。只是,如何做好品种的选择依然是影响结果的关键所在。在笔者看来,目前沪深两市百余只B股中仍有不少破净的品种,其间再选择AB股价差最大的品种应该会具有很高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