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集团"2009年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调查结果表明:与去年同期相比,六成以上居民表示收入状况趋于稳定甚至有所提升。过去半年,家庭消费支出中减幅最大的包括奢侈品、外出就餐及旅游等费用。
乡镇居民更加乐观
调查显示, 31.7%居民表示其2009年的收入与去年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有25.7%的居民今年收入与去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小城镇和农村居民对未来一年收入的预期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分别有47.8%的农村居民和45.7%的城镇居民预计来年收入会有所提升,有此预期的城市居民仅31.2%。研究人员认为,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加大农村投资、家电下乡等政策,对乡镇居民的生活态度和信心产生了更为强烈的积极影响。
家庭开支刚性需求不能丢
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居民在过去半年中的报纸杂志费用(63.3%)、网络使用费用(62.5%)和健身费用(60.8%)没有发生变化,可见,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健康层面的保障都是居民不变的刚性需求。
开源节流是老百姓家庭理财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居民家庭支出中减幅最大的包括奢侈品、外出就餐、服装服饰、娱乐休闲及旅游等费用。相反,在日常零食小吃和基本生活用品的开销上则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可见,通过增加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消费来换取心理的愉悦,也不失为居民乐观面对危机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职场调查
白领迟到借口
"堵车"居首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了"职场人迟到特别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很令人吃惊,一向以敬业著称的都市白领,竟然仅有不到两成人工作以来从未迟到过。
仅二成人工作从未迟到
当职场进入倦怠期,迟到是表现最为明显的职场细节。调查显示,工作以来从未迟到过的白领仅占19%。每周迟到两三次的多为工作3至5年的职场人,七成以上职场人的迟到时间基本都在10分钟内。
调查显示,40.6%的人迟到原因是因为起不来;31.2%的人是因为磨蹭;25.4%的人是因为对工作不满,丧失了积极性;25.4%的职场人则是因马桶堵了、地铁瘫痪等突发状况而迟到。12.5%的职场人表示有自我强迫症,即便准备好了也一定要在某个时间出门。
半数职场人因迟到编造理由
调查中,有45.8%的白领诚实地表示自己曾因迟到而编造过理由,其中堵车的借口居首位,占56.9%。其次是身体不舒服,比例达到50.8%。还有"勇敢"的职场人编造的理由是公交车坏了、昨晚家里来了小偷等。对于上班经常迟到的职场人而言,13.3%的人表示那是无法改变的坏习惯。
超八成职场人认为上班应当提前到。表示应提前5分钟到的职场人比例最高,为42.2%;表示应提前10分钟到的职场人也达到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