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9月份债券市场反弹的幅度会更明显,我们继续建议配置机构关注中长期利率产品的配置价值,交易型机构则关注交易所的信用产品。
首先,从近期研究所会议和调研看,微观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必然引发市场经济乐观预期的修正,对债券市场是利好。其次,从目前各方面信息来看,8月份信贷继续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估计在3000亿左右。如果这样,会引发市场对经济的担忧。第三,到期资金多。公开市场到期1万亿,国债、金融债等品种到期2000亿。资金面的宽裕,加上信贷的控制,必然导致流入债券市场的资金增多。第四,海外市场也在修正乐观预期。从最新公布的数据看,8月份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65.7,创下4月份以来最低期为2.8%,均低于7月份时候的预期。经济乐观预期和通货膨胀担心的修正,对债市也是利好。
另外,由于二季度多数大行的贷款规模较一季度明显下降,二季度银行的债券占比则是触底回升,目前大行可用资金仍宽裕。目前4大行的交易户比例较低,随着未来信贷的压缩和债券市场的反弹,交易户的比例也有望增加,市场活跃度也会提升。
招商证券
银行次级债
交易与配置价值甚微
综合银行半年报的多方面指标看,目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尚佳且拨备充足。从资本充足率和贷存比看,三大国有银行依然具备信贷快速扩张的条件,但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扩张将面临来自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方面不同程度的制约。
银监会近日发布《关于完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如果商业银行持有其他银行的次级债,需要从前者的附属资本中全数扣除。经我们初步测算,其对银行业总体资本充足率影响较小,静态降低银行资本充足率0.4个百分点,但对于约束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却具有乘数效应,静态测算此举将收缩银行业新增信贷规模约7500~1.3万亿。
近期商业银行减持次级债,引发市场对次级债投资价值的热议。从期限较长、流动性差以及收益性不强等因素考虑,我们不建议基金公司等交易性机构介入次级债市场。对于保险公司等配置型机构,我们也建议其审慎介入。从流动性看,我们认为AAA级企业债更优于商业银行次级债,但从信用风险溢价看,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优势并不明显。
在目前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对于高信用等级和久期长的次级债等利率产品,我们建议机构予以规避。为防御收益率风险,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成交活跃的浮动利率商业银行次级债。
7月份信贷增量的放缓是银行信贷投放计划的非对称安排与监管部门调控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信贷扩张的放缓具有可持续性,我们预计下半年月均信贷增量可能在3000-4000亿元。据媒体报道,8月份中上旬四大国有银行信贷增量约在1100亿元,据此我们推测8月份银行体系信贷增量约在3000-3500亿元,与7月份相比大体持平或略有下降。
鉴于二季度末超储率降至1.55%的历史低位,我们维持三季度超储率回升的判断,预计7月份超储率已开始小幅回升,8月份会延续回升势头。6月份货币乘数达到4.59,考虑到信贷强劲扩张与活期存款占比上升的滞后效应,我们预计7月份货币乘数有可能惯性上行,进入8月份由升转降,但降幅温和,有可能降至与6月份大体持平的水平(4.58左右)。
7月的货币增速进一步升至28%以上,如果年末M2增速要下降至17%左右,意味着未来5个月内要实现10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速回落,显然难度相当高,而且这种难度不是表现为政策手段达不到,而是表现为对社会预期将形成强烈冲击。因此我们预计,后续月份的M2增速只能是温和回落,大部分月份的M2增速可能都将保持在历史高位的区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