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熏冲击整个欧洲经济。欧洲各国消费者都在节约开支,不再一味追求"奢华"。
在法国,自金融危机到来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都在慢慢改变。
众所周知,咖啡馆在法国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而形成了咖啡馆文化。金融危机以前,咖啡馆和酒吧永远是人满为患。人们在这里谈生意,会朋友,放松自我……金融危机以后,人们很少去咖啡馆和酒吧了。因此,法国传统咖啡馆和酒吧生意直线下滑。据调查,2009年上半年申请破产的咖啡馆数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6%。
法国咖啡馆、啤酒店及舞厅联合会(FédérationNationaledeCafés熏BrasseriesetDiscothèques)的****贝尔纳·加迪耶(BernardQuartier)表示,1960年时法国共有20万家咖啡馆,而现在只剩下不到41500家了,而且平均每天有两家咖啡馆关门歇业。57岁的餐厅老板热拉尔·雷诺(GérardRenaud)指出,"现在人们都不来吃饭了。他们只进来喝杯咖啡或是开胃酒,然后就买单走人。以前我们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却闲得发慌。店里的生意已经下滑了30%。"毫无疑问,法国人不但喝酒少了,也很少花时间在咖啡馆与朋友聊天了。大家都去超市买咖啡和酒,然后回家喝了。
一些传统产业接受考验的同时,另一些产业却得到了发展。
法国自行车出租业是个很好的例子。据统计显示熏自2007年7月巴黎实行路边自行车自动出租业以来发展迅猛熏累计利用率已超过了4000万人次。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自行车自动出租业越来越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据消费者反映,自行车便捷、低能耗。使用自行车出行,既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为环保做贡献,又符合人们对运动、健康的追求。
除此之外,巴黎的二手店也越来越火了。在巴黎购物区,有很多收购并出售二手奢侈品的商店,特别是大牌的包,更受到购物者的青睐。很明显,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闲钱变少了,对未来的经济状况更加担忧。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更加廉价的奢侈品,所以二手店生意突然变好。
法国《世界报》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深刻改变着法国普通消费者的心理及消费行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如何可以在节约花钱的同时,尽量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很多人的消费理念开始发生变化,从过去的品牌化转向现在的实用化。
与此同时,这种"实用"消费心理的变化也反映在其他欧洲各国消费者身上。
德国《债务观察》杂志最近呼吁倡导德国人彻底改变过度超前消费的美式生活,学过"中式生活",俭以养德。
俄罗斯人开始减少对欧洲家具的依赖,从而转向对优质、实用的中国家具的期待。
德国、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各国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产生浓厚兴趣。
简言之,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欧洲人的消费理念,人们开始更关注商品的性价比而不只是品牌了。这一方面打击了欧洲传统经济结构,同时也促进了某些应运而生的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