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市场连续出现大跌,先是从8月5日起沪深股指连跌4天,在本周二略有企稳后,周三再度大跌,沪深股指跌幅分别达到4.66%和4.15%,某些板块如有色金属在此期间的跌幅更大,市场走势与6、7月份大多数时间单边上涨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普通投资者面对如此情形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呢?我们给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降低持仓比例。不少投资者前期之所以保持高仓位,是为了谋取高收益;然而当最近A股市场的走势并未如大家当初设想的方向发展时,那么降低仓位、控制风险就应该成为大家当务之急的选择。大多数投资者并不具有巴菲特那样过人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浮动损失很大的情况下仍坚定持有所看好的股票。如果大家承认这一点,那么就该降低持仓比例。仓位低了,负担轻了,心态才会好。
其次,对当前的行情要有正确的认识。去年11月以来的这波中级行情,是以政府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为契机、以经济复苏的预期为导向的行情,而今年上半年充裕的流动性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数据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已摆脱去年底、今年初的低迷状况,印证了此前股市作出的预报。然而经济复苏是一个较为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期间还会有反复。当前突出的问题是除了政府大型投资项目拉动的部分行业之外,实体经济总体仍偏"冷",反映到股票市场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还没有跟上。一方面经济复苏预期已经应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尚待改善--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这种徘徊和等待的境地。另外,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已演变成典型的资金推动市,伴随着上半年惊人的7.37万亿元银行信贷投放,股市日成交金额迭创新高,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甚至在7月29日达到4375.43亿元的历史"天量"。如果说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信贷投放资金流入了股市,特别是一季度的票据融资占比较大,那么在三季度挤一挤"泡沫"对股市的健康未必不是好事。
第三,合理配置一、二级市场的资金。投资者若是在二级市场减持了股票,降低了仓位,那暂时闲置的资金就可以专门用于新股的申购。需要明确的是,申购新股也是一种资金管理的方式。对有些投资者来说,"打新"资金少,中签的概率小,但这样做避免了在二级市场冲动买股可能带来的损失;而且现在新股发行数量多,只要持之以恒,也会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