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手握闲钱的市民,自然想着"借钱生钱"的好事。眼下社会上理财路子很多,然而如果心存贪念,总想一夜暴富,天上掉下来的就不会是馅饼而是陷阱。笔者为此特地列举了几个理财陷阱,并请专家为您提供防范这些陷阱的方法。
理财产品宣传夸大
现象:
走进各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总会看到花花绿绿的宣传材料,随处可见"本基金的预期收益稳定"、"本产品的累计净值在全行业中稳居冠军"等宣传语,这些个人理财产品较储蓄高不少的预期收益也吸引着众多的市民。实际上,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揭示的刻意回避,很容易混淆客户对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的判断。
提醒: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一些银行进行产品宣传时,往往只注重"预期收益率达到多少多少"的宣传,但对于产品中暗藏的风险却一言带过。因此大家一定要在购买产品前擦亮自己的眼睛。
地下炒汇风险堪忧
现象:
一些从事网上外汇交易的境外机构声称,投资者只要和其签订委托买卖外汇的合同,缴付一定比例的交易保证金,按照"1:100"甚或"1:200"的杠杆便可买卖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外汇。
提醒:
地下外汇保证金交易机构在从事相关操作时,常常为客户埋下重重陷阱。从合同的签署,到交易员的资质,再到莫名支出的佣金、利息等,客户百密一疏就会上当。更有甚者,部分机构甚至压根就不做任何操作,而只是提供虚假的对账单,目的只是将客户的钱揣进他们自己的腰包。如果交易商鼓吹"人民币炒汇",客户就更要当心,因为这极有可能违反我国的现行法律。
"地下保单"难保平安
现象:
一直以来,由于国内保险公司不能提供客户所需的外币给付长期性寿险产品,导致"地下保单"在内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长期存在。由于"地下保单"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具有极大的风险,一旦发生纠纷,投保人要到港澳地区索赔或者起诉保险业务员,将会十分困难。此外,还有一些"地下保单"根本就是伪造的假保单,保险业务员有可能利用境内外保单的差别,为投保人设置陷阱。
提醒:
"地下保单"购买之初即有一定的误导成分,还时常发生卷走保费的行为,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包括代理人欺诈),"地下保单"的理赔往往有不少波折。
即使是内地保险理财,也会出现陷阱的可能。有些宣传内容明显带有误导性,投资者的现金回报很可能低于银行储蓄。另外,保险公司业务员常常以"投保自愿,退保自由"来吸引投资者,但对中途退保使投资者造成的大额损失却只字不提。
委托理财空头承诺
现象:
个人理财对投资领域缺乏专业知识,委托给他人是否更省事些?殊不知就在亲朋好友、广告宣传、机构推荐中,委托理财也频现陷阱,尽管他们的保本承诺和盈利承诺在最初的宣传中特别让人动心。
提醒: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在委托理财关系中,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单方面承诺最低收益是无效也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