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接触的基金经理中,富国天成红利基金经理于江勇恐怕是最"谦和"的一个,他带着笔记本来接受采访。他很少说绝对的话,会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以及应对方法。
理财一周报记者对他印象较深的一个事情,是上周三股市大跌。他说,当时对来自各个媒体的电话应接不暇,以至于都没能来得及对盘面作出具体操作,其耐心程度可见一斑。不过,他也不是没有原则,他说,事实上,他早在上周三大跌的前一天就分析过银行新政可能产生的影响,发现并无实质变化,他也能泰然处之。
于江勇认真与谨慎的性格,最终给他带来不俗业绩。国金证券最新公布"基金经理评价"报告显示,于江勇及其管理的富国天成基金获综合管理能力四星评级。
下半年可用组合套利法
如果说,4月份时,投资人感觉到投资主线明确,就是低估的金融、地产股等,那么在股市爬到3000点以上位置时,不少投资人感到困惑,若从静态估值来看,似乎没有哪个板块特别便宜了。
"汽车与房子的销量依然乐观。在美国没有复苏的情况下,内需还是不错。虽然7月份的信贷数据应该会收缩一些,央行也恢复了1年期票据的发行,但是资金宽裕的状况暂时不会改变。即使对估值怀有谨慎态度,市场惯性或也不会马上转折。我对下半年的市场,仍然怀着相对乐观的态度。"于江勇认为。
于江勇的秘诀是:上半年常常成为题材股的天下,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的上半年行情是绝对"大概率"事件。他自己做过统计,自1992年以来,上半年没有行情的只有3次,分别是:1999年5月19日之前;2005年6月股改正式启动之前;2008年单边下跌,"没有,确实没有。"他幽默地学起了"小沈阳"。
而进入下半年后,那些有着明确业界预期,能持续增长的公司则获得更多关注。于江勇称,下半年的投资主线则在"复苏"。他表示看好金融与煤炭行业,业绩增长预期明确,且金融股的当前估值仍具吸引力。此外,前期涨幅不大的消费行业,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业绩稳定,亦值得投资人关注。
于江勇还向理财一周报记者展示了一个操作上的独门秘笈--组合套利法。他说,在接下来风险可能增大的市场环境下,他会在每个行业购买一揽子股票,然后再根据市场的具体变化,把握板块内轮动。比如在交易机会较大时,他可能会多配置浦发银行,在考虑估值的因素更大时,他可能更会侧重招商银行的配置,以至于不错失市场轮动中的机会。
企业财务指标要"正常"
于江勇是学数学出身,这给了他强烈的逻辑感,不过,并没有让他沉迷于数字。他并不认为学数学的人就一定会对数字特别敏感,或是整天钻研各种报表、数据,相反,他觉得最大的好处是"想得比较宽"。
衍生到投资上,就变成既有针对企业各项数据的定量考察,但同时又会对企业的竞争力、管理层定性考量。
"看企业,首先要看它的竞争力如何,在行业内的地位是怎样的,是成长型企业,或是平稳增长型。好又好在什么地方,是技术比别人好?资源比别人多?或者是管理比别人优秀?"于江勇认为,有些股票的上涨可能是因为短期内产品价格上涨而引起的,这样的上涨是短期的,即使配置了也会很快卖掉,而非可以长期持有的股票。
对于各项复杂的财务数据,于江勇并没有扔出一大堆类似每股收益率、负债率之类的专业词汇,而是说,他认为"正常"最重要。
"所谓的正常,就是财务数据应该与经营情况相符合。比如一家企业正在扩张期,存货比较多,现金流差一些都是正常,反而可以接受。如果这些数据是相反的,猛一看是漂亮,实际上才是有问题,让人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这类"搞不清楚"的企业,自然要避而远之。
10倍PE必须买入
在基金经理跳槽频繁的背景下,像于江勇这样"长情"的确实少见。从2001年进入富国基金任行业研究员起,到去年担任天成红利基金经理,就已是8年,加上在华夏证券的4年研究员经历,于江勇已算是证券业的"老人"。
于江勇经历过"庄股横行"的年代,但他笃信价值;他也抓住了市场超跌带来的机遇,同时并不排斥趋势。
"还在华夏证券当研究员的时候,我读了很多彼得·林奇的书,他提到,买入10倍以下PE的股票才能赚大钱。当时觉得怎么可能,那时候平均的市场估值都在30多倍。但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了,2005年、2006年的时候,很多股票就是这么便宜;2008年,也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当股票那么便宜的时候,投资人反而不敢去买,"有可能买了以后还会再跌一段时间,这是最考验心理的时候。"
"2008年,股市跌到3000点,大家觉得很便宜,但跌破2000点时,很多人都已经没有了信心,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经济要崩溃了。"不过丰富的从业经历让于江勇相信,"中国经济也没有那么糟糕,而当股票估值普遍进入历史低谷时,投资机会就开始显现。"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要伴随着制造业的崛起。一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比较低端,依靠廉价劳动力竞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垄断技术,走高端路线,主要在发达国家销售,但正因为如此,反而受金融危机打击更深。企业的困境会迫使技术外流,产能收缩,这对中国制造业是好事情,正是提升产业的好机会。"
于江勇选择了在市场底部坚定建仓。今年上半年的这轮修复性行情中,他的天成基金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上限附近。这一坚持为富国天成带来了不俗的投资收益。但目前,他也认为,已经过了"价值挖掘"的阶段,正在验证选股的眼光。
看不懂的不买
于江勇管理的这只基金对于企业分红的能力很重视。首先按每股现金流量由小到大(递增)排序,剔除排名靠后的上市公司股票;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红利型股票量化筛选策略"与"稳健成长型股票量化筛选策略"初步圈定重点关注的股票样本。
"所投资的股票,大约六成是成长型,四成是分红型,之所以更偏重成长型的股票,是因为有业绩支撑成长类企业,本身就蕴含了比较好的分红能力。"
于江勇认为,买股票也不能因为有"成长性"就抱着买了不管、不动的想法,"要长短结合才好。或许一只股票长期看很好,但是短期内没有催化剂,也不会买太多,而是作为资产配置,慢慢买。"
对于某只股票来说,要确定其成长性,必须"知道未来半年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可能触发股价变动的因素",不过,于江勇坦承他也"做不到",所以要均衡配置。
他甚至"自揭短处","并不是对所有的题材和个股都了解得很深入。有些看不懂的股票,我也不买。"
"2009年成长的股票很多。金融、汽车、地产行业,都在恢复;但钢铁企业大家可能差不多,真正有特别亮点的不是很多,涨价是整个行业的机会,而非个体;而制造、消费行业可能会好一点,相对来说,这种公司看得更长。"
于江勇的投资法则
1看不懂,不投资;
2长期看好,短期缺乏刺激上涨因素,慢慢买;
3企业要有竞争力,财务数据要"正常";
4市场平均估值10倍以下必须买入;
5上半年有行情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