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持续震荡,周五失守3300点。光大证券未中签的大量回笼资金也未对股市形成托力,市场观望气氛加重。
尤其是本周四,大盘下挫2.11%,除了债券基金以外,其余基金无一上涨。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显著。据理财一周报记者了解,出于避险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债券基金,尤其是可投资股市的二级债基眼下正大幅回暖。
这部分债券相对走强有不少原因:一方面,IPO打开申购,给债券型基金带来了机会。以本周为例,就共有44只债券型基金参与了光大证券的网下申购。另外,四川长虹也公布了30亿元分离债中签结果,债券型基金再次出击,据统计,有63只债券型基金倾巢出动,申购四川长虹分离债,申购资金超过了5700亿元,是拟发行量30亿元的190.2倍,气势已经盖过了刚发行的光大证券。另一方面,债券基金可投资的可转债部分,在未来股票市场上涨的情况下,也存在投资机会。
不过,仍然有投资者担心,下半年难改债券市场惨淡的局面。一方面,在当前市场"不缺钱"即大量流动性导致债券市场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之下,宏观经济趋好构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全球低利率政策持续预期下,市场通胀预期强烈引发资产价格上升,也让债基后市不甚乐观。
晨星中国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债券型基金指数逆势上涨2.59%。但进入7月份以来,债券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十分理想,一级市场对发行的国债反应也并不热情。尤其是短期国债,如1年期和128天,更是一度出现部分流标。二级市场方面,受到IPO重启对资金的分流、经济数据利好、短期国债部分流标、一级市场利率走高以及月中定向央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二级市场债券下跌压力增大。根据晨星中国统计数据,中国债券总指数7月份承接6月份继续下跌1.02%,交易所国债指数和企业债指数分别下跌0.51%和1.84%。
不过,万家稳健增利的张旭伟表示,现在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已经回到了历史均值的水平,他认为,目前的债券收益率应该是较为合理的,具备配置的价值,不妨以上一轮在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情况下,债券收益率达到的最高值作为一个参考,在历史均值和峰值波动移动的过程当中,很可能出现一个债券投资价值逐渐显现的过程。
看来,出于近期市场避险考虑,债券型基金仍然是较好的选择。只是目前新基金市场上清一色的都是股票型基金,只有万家稳健增利一只债券型基金孤军奋战,且截止到8月7日,它已停止认购。老债券型基金无疑成为申购主体,尤其是同时可直接参与二级市场投资的增强型债券,诸如建信收益增强、富国优化强债等,这类增强型品种权益类品种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