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市场最抢眼的,自然是周三出现的跳水。上证指数收盘跌5%,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沪市成交量高达3026.8亿元,为沪市历史单日成交的最新天量纪录。业界认为,这是市场给投资者今年上的第一堂风险教育课。它不是A股史上风险教育的第一课,也不会是本轮行情风险教育的最后一课。对此,投资者必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风险从来不下"通知"
记者周末走访证券营业部时,许多股民仍难忘7.29惊心动魄的一幕--跌势凶猛时,沪深两市跌停股票多达350只,终盘66只股票跌停、188只股票跌幅逾9%、1117只股票跌幅逾5%,仅有93只股票上涨、5只股票涨停。深证成指一度下跌过千点。相关数据显示,当时两市的总卖量是总买量的10多倍,大多数散户如同惊弓之鸟。
"风险从来不下"通知"。"这是股民对此次突如其来跳水的深刻反思。大家总结诱发7.29下跌的原因有三:一是银监会公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防止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和楼市,给资金面造成利空影响;二是连续有大盘股发行上市,对资金有分流影响;三是前期股指涨幅较大,指标超买,累积了单边上涨的风险。
老股民国先生分析说,从银监会连续下达规范贷款的文件中不难看出,这些文件虽然不属于类似2007年的风险教育,但确有调控之意。有民间高手进一步分析,尽管周四央行副行长苏宁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但其"央票利率连涨三周,释放货币政策微调信号"显示,央行近期采取的收缩流通性措施,仍将成为左右行情的关键。
大通证券月末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也持同样看法,从风险溢价的角度来看,随着估值水平不断提高,而长期国债利率在一个阶段相对稳定,风险溢价的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并且已经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从历史规律来看,当风险溢价下降趋缓乃至停止时,市场指数将进入顶部区域。从沪深300指数与风险溢价形成的负相关关系来看,风险溢价水平的快速下降,预示着大盘开始进入高位区域。
新华社记者报道也指出,境外"热钱"卷土重来。据统计,今年二季度我国外储增加超过1700亿美元,增量是一季度的23倍,巨大的反差和增量中不能解释的部分正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应防止"热钱"流入股市楼市兴风作浪。
总之,当前A股市场存在政策微调、高估值、"热钱"流入的三大风险,投资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调整总有一个过程
周三调整果然如期而至,关注本报百姓头条的投资者应能够及时回避短线风险。而本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大盘迅速收复失地,沪指重回3400点,似乎周三暴跌的阴影已经离我们而去。不过,仅凭周五股指的表现而断定周三大阴线的性质还为时尚早。
应该看到,这其中有机构月末结算的翘尾因素。况且,8月既是新股发行的高峰期,又是限售股解禁的高峰期。不少分析师坚持认为,从短期看,调整健康,信心犹存,人气得到很快恢复,短线仍有冲高的可能,但总体上后市将是一个冲高回落的过程。这次只是提了个醒,真正意义上的调整还没有到来。
有机构认为,在经历了周三的大幅回落后,短线多头的持股信心显然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两市成交额不仅较上一交易日明显回落,也较之前的水平略有下降,显示市场心态有所谨慎。单日暴跌后的市场元气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若缺乏成交量的配合,反弹高度有限,短线反弹后还有再度下探的过程。
广州万隆指出,投机情绪剧烈波动之后,从峰值回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多头阵营分化也不会在一日之间。因此,这一轮行情见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其间指数将不断剧烈波动,诱多行情结束后才会真正见顶。
8月投资安全第一
大盘重回3400点上方,高调迎接8月行情,这同样令人始料未及。但我们依然建议投资者重视7.29下跌的警示作用,调整8月份投资策略。
其一、震荡调整将替代单边上涨。本轮行情上涨至今,从最低点算起,沪指累积涨幅高达107%,从2700点到3400点的一路反弹,未有过单日超过2%的调整。在3400点这样的高位,期待股指不断单边上涨是很不现实的。由震荡调整替代单边上涨,是未来A股市场不可避免的选择。
其二、风险意识替代风险偏好。目前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到2007年牛市的巅峰期。截至上周末,市盈率20至50倍的个股有527只,而市盈率在50倍以上的个股(包括负值)达到989只,这种分布状态与2007年历史最高点的估值分布十分接近。在赚钱效应和流动性泛滥的双重推力下,许多中小投资者开始信奉高风险、高回报。另一方面,机构也不再关心估值,利用市场风险偏好,一味制造"不差钱"行情……这恰恰说明该到了加强风险意识的时候。
其三、安全边际替代过度投机。在投机风气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个股的安全边际,而且要重视大盘的安全边际。巴菲特认为,当市场市值仅占GDP60%的时候,股市处于相对的安全边际之中,而市值达到GDP80%甚至100%以上的时候,疯牛就已经出现。这么来测算,我国股市6124点时候的市值应该已经达到了2006年GDP的120%,疯牛的特征就出现在当时的8、9月份。这也预示着A股10月见顶。那现在呢,沪深两市总市值接近24万亿,而我国2008年的GDP达到了30万亿,已经达到80%的临界点。此次大跌提醒投资者,切不可过于投机,对市值复苏远远超越经济复苏预期支撑的反弹行情,一定要保持一份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