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不断爆出零收益及亏损事件,更多的客户开始转向咨询第三方理财机构
2009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疏远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
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外资银行和私人银行以其产品的多样性、服务的专业性,一直是国内富豪打理个人财产的首选。然而2008年之后,好像一夜之间,外资银行高高在上的形象就被彻底打碎了,荷兰银行、星展银行纷纷因为提供的理财产品导致客户巨亏而被告上法庭,而麦道夫案件的曝光也让私人银行理财彻底褪去了光环。
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吴奉刚表示,外资银行、私人银行与投行的关系密切,经常会向客户推销投行设计的复杂衍生类产品,这大大限制了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范围,同时也提高了理财风险。于是,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为客观、全面的理财方式,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借机崭露头角。只卖规划不卖产品
"第三方独立理财顾问机构是一种为较为富裕的投资群体提供综合服务的机构,在这里投资者可以得到横跨银行、保险及基金等多领域的针对性理财规划 。"2日,济南天杰投资理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程强对经济导报记者解释。
"最近来公司咨询理财业务的顾客数量不断增加。"程强表示,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不断爆出零收益及亏损事件,更多的客户开始转向咨询第三方理财机构,而此类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采用了不同于私人银行的业务模式,投资建议强调理财规划的独立性,不逼迫客户进入某种特定的资产类别。"说起自身优势,该公司理财顾问张磊对导报记者表示,独立理财可选的平台很多,品种涉及保险、基金、银行产品、债券等多个方面,可以根据客户对收益及风险的需求进行规划,从而达到客户的理财目标。
"说白了,独立理财就是在分业监管下的混业经营。"吴奉刚表示,目前国内的理财服务多数来自金融产品的提供方,加上中国金融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理财服务存在最大的缺陷是客观性不强。因为牵涉到佣金等利益关系,理财师在推荐理财产品时难免受利益诱导,推荐一些让自己获益最大化的产品。而独立理财机构则避免了这一点,其通过与基金、信托、保险等多元化机构的合作,整合各种资源为客户服务,最终形成抗风险性极强的 "混业经营"局面。
导报记者了解到,独立理财机构在决定进行资产配置前,会与每位客户就年度基点收费达成一致。收费的高低取决于资产的规模,安排的复杂程度及所需的服务水平。
"此类收费结构同样有助于我们保持以客观的方式操作理财建议。"程强说,在操作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回扣或折扣都会打入客户的账户,这意味着,基金管理费由客户而非理财公司支付,使得理财规划中所执行的投资战略不受收费限制,从而更加客观可行。惟缺监管"东风"
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信任银行,而是开始转向了独立理财机构,但是面对如此大好的发展局面,"程强们"却高兴不起来。
"目前这个行业里鱼龙混杂,缺乏监管。"程强对导报记者表示,因为缺失相应的法律法规,给很多没有合法地位的私募基金找到"路子",现在不少私募也打着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名义代客理财,目前已经有不少投资者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银行有银监会监督,保险公司有保监会监控,而独立理财机构作为一类金融产品的中介,既涉及到银行产品又涉及到保险、证券业,在行政监管的划分上比较困难。"吴奉刚表示,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政府部门负责监督这个行业的运行情况。
没有相关监管部门,缺少法律保障,使得投资者对独立理财机构抱有戒心。"很多投资者担心第三方理财机构会利用专业技术、信息优势坑害他们,对我们不信任,因而限制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程强说道。
缺乏监管也同样限制了独立理财机构的盈利情况。"没入门先收钱的做法,很容易让人想到骗子公司,没人愿意将钱交给你管。"张磊对导报记者表示,在接待客户的时候,他总是先花费大量的时间向顾客解释这种已经在国外非常成熟的市场模式,而大多的客户还是在考虑后放弃。"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监管部门。"
"只有有了相应的监管,这个市场才能规范的发展,顾客才能对我们充分信任。"程强说,如今他们已是万事具备,缺的也只是"监管"这一"东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