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两年大牛市,基金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基金公司已经增加至50多家,开放式基金数量已经超过了200余只,算上封闭式基金和其他类型的基金,整体上已经初具规模,如何从众多的基金品种中挑选出优秀的基金,挑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呢?中国基金网利用自身的数据研究优势,希望能够从中摸索出一些寻找优秀基金的简单方法,与基民共享。
在证券投资领域,机构相对于散户来说,总是拥有无以伦比的优势,无论是信息的来源和渠道,研究的实力和成果,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在基金投资方面也是一样,机构相中的基金一定有其独到之处,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好基金。正所谓,机构吃“基”肉,基民喝“基”汤,跟着机构买基金,一定是个简便易行的方法。那么如何知道机构相中的是哪只基金呢?
而中国基金网研发的基金龙虎榜数据分析系统,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可以根据开放式基金的年度报告,分析出每只基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各自持有的比例。通过基金龙虎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机构持有基金比例前2位的分别是:景顺内需增长,华夏大盘精选。持有比例分别为71.00%,56.79%。
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机构投资者选中上述两只基金的特征吧。首先,从规模上来说,上述两只基金的规模适中,截止到2007年底,两只基金中规模较大的景顺内需增长的份额为17.8亿份,市场中倍受关注的华夏大盘精选则只有7.7亿份。其次,这两只基金都是成立于2004年中期。我们分析,这两只基金,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原因可能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不断获利赎回,而机构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形成的。第三,上述两只基金的业绩非常突出,尤其是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其投资风格独特,业绩异常优异。截至2007年底,累计净值高达7.492元,两年半的时间,净值增长高达6.5倍。景顺内需增长基金的累计净值为5.533元,也是同期基金中的翘楚。可见机构们的眼光独到,选“基”老辣,持“基”稳定。与此相似的,一些历史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比如上投中国优势、上投阿尔法、兴业全球视野、交银稳健、嘉实服务、汇添富优势、泰达荷银行业精选等等。个人投资者可以把此类基金作为投资参考。
此外,我们还从基金龙虎榜中发现,机构投资者比较青睐进出容易,可以套利的ETF基金。比如,友邦红利ETF基金,机构持有比例达到40%,深圳100ETF基金,机构持有比例接近一半。个人投资者可适当配置ETF基金。
另外,基金规模特别小的基金,机构持有比例也比较高,比如天治品质优选,机构持有比例46%,份额不足4千万份;鹏华行业成长机构持有50%,份额不到2亿份。这种现象可能是规模较小的基金为了避免清盘,寻找机构资金维持的原因,个人投资者应适当回避。
机构吃“基”肉,基民喝“基”汤。我们利用基金龙虎榜揪出了机构的“尾巴”,再加以分析,可以轻松得选出属于自己的好基金。
中国基金网 曾祥春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