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味追涨股、捧热点,到追求稳定的投资回报,经历了金融海啸的洗礼,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理财观念已经日趋理性。
近期,随着海外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全球股市第一波反弹接近尾声,未来资本市场走向尚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合理配置资产显得尤为重要。银行理财专家建议,近期,不少银行陆续推出一揽子理财计划,投资者只要运用一些配置小技巧,即可轻松享受理财收益。
注重配置产品投向"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然而什么样的产品风险较高,怎么样进行配置才是合理的呢?
对此,交通银行的理财师认为,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完全可以参考银行提供的产品说明书来考察产品的投资范围,并根据其内部的风险评级措施来判断产品的风险程度。以交行的"新绿"、"新蓝"系列理财产品为例,这类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资产,大都采取保本设计,风险较低,比较适合保守型和稳健型的市民投资。而投向资本市场或私募类的产品,风险评级一般就比较高,较适合平衡型甚至是激进型的投资者。市民可以通过风险测评来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配置相应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
满足流动性需求不少投资者看到某个理财产品收益特别高,就一股脑儿地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交行理财师提醒这类投资者,这种做法对资金的流动非常不利。因为收益较高的产品一般期限会比较长,投资者把所有本金锁定在一个封闭的产品中,遇到急用则不方便提取出来。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提供了投资期限短至七天、长至一年的丰富选择,客户可以将资产分成几部分,分别认购一些超短期、短期和中长期的产品。"有银行人士建议,投资者可以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流动性极强、可以当天赎回当天到账的产品,方便日常用款的需求;另一部分资金可以投向一些三个月以内的产品或一年期左右的产品,将闲置的资金更有效地利用起来,因为这类产品的收益往往比同期的定期存款收益更高。
理财专家忠告投资者:应学会全盘考虑,统筹分配资产,做到用钱、赚钱两不误,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