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目前国内个人财富状况,我们发现,虽然人们的理财意识正逐步增强,理财积极性在渐渐增长,但是整体财富管理水平还处于一个需要提升的状态。换言之,中国广大人群及其家庭的财富状况呈现了一种"亚健康"趋势。
一、对中国城市居民财富亚健康状态的分析
目前理财的财富亚健康状态,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理财目标不清晰,或没有理财目标。这种状态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因为自己无时间打理财富而形成的"穷忙族",存不下钱的"月光族",只相信最古老理财方式的"存钱族"。
在深度访谈的样本中,我们发现,能够指出理财目标的受访者都是已面临理财的急切性,才会激发投资意识。当中有28%的受访者进行投资是为退休作准备,另外,有20%的受访者是为准备孩子的教育基金。在之后的抽样问卷中显示,大部分受访者都没有明确的理财目标,或者把理财目标简单地等同于"赚钱",而不是把理财目标与人生目标结合起来,为了赚钱而赚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72.9%的公众赞同"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这一观点,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如果没有目的性的理财,投资者就难以评估自己的回报目标、投资年期、产品选择以及风险承担能力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2、理财实际风险承受能力与个人风险喜恶的矛盾性,加深了理财的长期不舒适感和失落感,系统风险较大的资产超配普遍超过80%,使财富暴露在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下,产生财富安全隐患的"好高族"。
在抽样调查中,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在许多受访者的投资行为中都有投机的特征,抱有听天由命的态度和侥幸心理。30%的投资者在计算投资收益时,往往忽视了许多可能存在的成本支出。同时,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商业风险、借款能力等缺乏合理预期,缺乏一定的市场预见性。他们对证券产品缺乏系统了解,对风险缺乏足够认识,特别是在当前市场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面临很高的投资风险。
3、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明显的信息弱势地位,增加了投资理财的难度,也增加了对专业理财师的不信任,对专业理财的"抵触族"。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方面,大众媒体难以成为理财、金融产品的有效营销平台,网络以其迅捷和互动优势占得先机。在理财信息来源渠道中,上网查询、专业理财杂志、与身边人交流这三个渠道占有绝大部分比例。
此外,随着理财观念的逐步变化、理财市场的规范化,投资者对理财师的信任程度也将越来越高。调查中,大多数理财者希望得到理财规划师的服务,并对理财师的现有服务表示认可,也愿意去相信他们。
二、告别财富亚健康,实现健康理财
围绕着健康理财,可以从风险管理、子女教育、退休管理、财富管理四个方面来规划。
1、风险管理构建健康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风险管理。何为家庭风险管理?简言之就是对目前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风险评估,找出能对家庭未来生活、财务造成重大影响的隐患,利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以达到家庭生活和财务的最终安全。
2、子女教育现在的父母往往期望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而非简单包办终身;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而为孩子准备一笔可观的教育金,也成为我们幸福理财的重要一环。专家建议教育理财宜早不宜迟,宜宽不宜紧,根据家庭实际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教育的目标,未来在哪里读大学,是否出国进修等等,之后就应该着手根据这些目标进行准备,确保教育基金专款专用。
3、退休管理未来退休生活的品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之前我们的准备。社保是其中的基础来源,但是,如果光靠社保体系的退休金,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退休前后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说,仅仅依靠社会保障系统来实现舒适的晚年生活是不够的。
在健康理财中自然包括对于退休金的规划。投资物业在退休前结束还贷,用于出租,获取租金收入;选择稳健的投资工具,定期定投一笔资金,细水长流地积累养老基金,无疑都是准备退休养老金的好方法。
4、财富管理财富管理建立在风险管理、子女教育金、退休养老金的基础之上,而且与之密不可分。我们首先要明确财富管理的目标。我们都知道,货币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现实的价值。既然做财富管理,意味着我有一笔闲钱是今天用不到,但未来某一天,我或我的家人会用到。我们可以根据未来使用的目的、使用的时间,再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力,选择不同的投资工具,进行合理的配置,"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为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通过判断当前的市场环境及其未来走向,适时对资产组合进行调整,在每个时期构建最优投资组合,以获取尽量高的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