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投资市场持续回暖,银行近期发行的理财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预期年化收益率都比年初有较大提高。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中心的统计,上一周25家银行共发行了96款理财产品,相比前两周的82款和69款有了明显提高。其中,保本型产品占55%左右,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为39款,占40%。
新发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年期年化收益率达到或超过4%的产品屡见不鲜。上周,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推出一款投资于中冶股份的2年期信托股权类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2%;中行推出的"中银平稳收益"2009年第4期理财计划,投资于山西省交通厅的基础建设项目,预期年投资收益率4.0%。
即将发行的一些产品收益率也很可观,浙商银行"方信理财"人民币一年期理财产品,投资于债券市场,预期年化收益率4.00%;渤海银行准备发行的一款2年期人民币结构型产品,除了5.5%-5.6%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每年还能获得分红。另外,招商银行()也即将在近期发行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的一年期理财产品。
去年11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尚在4%左右。经过去年11月27日央行大幅降息后,当年12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2.36%,债券和货币类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跌入3%以内,部分短期限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仅为1.5%。这一情况,直到今年4月份才得以改观。
"利率是一种"无风险收益衡量标准",只要利率没有上涨,低风险理财产品大幅提高收益的可能性不大。"中信银行杭州凤起支行贵宾理财规划师丁志毅说,目前,以信托贷款类产品为主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上涨主要是由于信贷调整造成的。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四五月份,银行新增贷款数量相比一季度明显回落,而年初启动的大量项目又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注入,于是就转而利用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从而推动理财产品数量和收益率的提高。
银行理财师提醒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千万要把理财期限和预期年化收益率结合起来。目前,投资期限在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还有20余款,最短为7天;6个月至1年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超过20%。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在选择超短期理财产品时,需要考虑理财产品的销售期和清算期,由于整体期限过短,而销售和清算期限又长的话,必将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潜在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