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生命周期基金:实现老有所养
查看完整版本:生命周期基金:实现老有所养
2009/6/21 18:54:51
  生命周期基金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最大的特点是根据投资者设定的退休日期自动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离退休日期越近,资产组合中的股票资产比重越低,固定收益类比重越高,如同"自动驾驶仪"般精确和简便。据美国基金研究机构ICI统计,1996-2007年,此类基金规模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可见受欢迎程度。
  退休金投资最害怕"晚节不保"。那么生命周期基金在这次危机中是否保住了投资者的退休金呢?根据晨星的统计,去年2010目标退休基金的业绩冠军是DWS Target 2010,因其大部分资产都投资于安全的美国国债,基金净值几乎没有受到股灾的影响,全年仅下跌3.6%。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33.8%,标普500指数下跌了近40%。
  目标期未必是投资终点
  生命周期基金之所以能安然渡过危机,主要是因其遵循这样一种理念:投资者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就几乎不做高风险投资,依靠养老金的前期积累来满足退休生活的开销,因此他们非常关注基金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很多公司规定,它们旗下的2010生命周期基金在目标日期前16个月内须将股票资产比重调低到30%以下。
  但有些生命周期基金在组合中仍保持了较高的股票资产比重。以富达、T. Rowe Price、先锋(Vanguard)以及信安(Principal)这4只最大的2010目标退休基金为例,它们在2008年9月底的平均股票资产比重达到52.2%,难免在这次股市风暴中受到波及。
  对此,基金管理者的解释是,其管理的生命周期基金并非以目标期为投资的终点,因为这并不是投资者的生命终点。考虑到退休人士平均面临着20年以上的"退休后"人生,生命周期基金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股票投资比重,以确保投资者退休后仍然能取得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回报。以长达数十年的投资周期来看,2008年罕见的双位数下跌并不能从本质上影响基金的长期绩效。
  避免资产配置"失控"
  投资策略透明、投资风险充分分散、资产配置自动调整、投资成本低等优点都是生命周期基金受追捧的原因。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领航投资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生命周期基金能有效地防止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上"失控"。
  对124万个退休账户2007年底的数据分析显示,那些没有投资生命周期基金的账户更容易在资产配置上走极端,这显然对合理分散投资风险是不利的。在这些账户中,30%全部投资于股票资产,16%则全部投资于高度保守的固定收益资产。另外,25岁到65岁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比重仅仅相差不到10%。而那些投资生命周期基金的账户,其股票资产比重根据年龄增长而递减,65岁投资者的股票资产比重比25岁下降了超过40%。
  生命周期基金被美国政府列为养老金"合格默认投资备选",也就是说如果雇员没有选择确定的投资品种,雇主就可以将其养老金投资于生命周期基金中,视同默认。根据ICI的统计,美国90%的生命周期基金都由各类退休账户持有。
  美国已经有40多家资产管理公司陆续推出了生命周期基金系列,目标日期跨越数十年,并且还在继续增长。无论是刚入职场的20多岁年轻人,还是即将步入退休年龄的公司高管,他们想到退休这件事时,所需要做的无非是确定一个退休时间,其他的事情就交给生命周期基金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