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又到中国来了。这个大洋彼岸的投机大家,似乎已成中国人的老朋友,每次中国行都会刮起"索氏旋风"。索先生"入乡随俗"悟性不低,只要来中国,总能听到他赞美中国经济、特别是赞美中国股市的话,他那句把中国股票作为女儿嫁妆的话,更是深得中国人缘。尽管有人曾质疑索先生不具有投资中国A股的资格,但有"赞美诗"在先,谁扯这些问题明显是让人讨厌,有点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
但索罗斯这回中国之行,似乎碰到了问题,一周前他在上海作报告,有人对他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提出了质疑,他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又碰到这个似乎有点不友好的问题。对此,索罗斯不得不说了实话,认为自己在1997年时只是比别人"多坏了一点点"。
其实他压根就没认为自己坏。他说:"实际上我没什么错,我在金融市场投机,但我是按照通行规则来做的。如果规则禁止投机,我就不会投机,问题是规则上允许投机,所以我就投机。在当时历史过程中,我是一个金融市场的合法参与者,我的行动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
这话让人听了有点不舒服。这个在12年前把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个亚洲金融市场搅得天翻地覆的投机分子,怎么一点没反思呢?但这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市场只承认规则,不可能为道德买单。参与者只需遵守规则,而不应对他施以规则之外的问责。索罗斯当年的行为,为他旗下的量子基金创造了大量财富,投资也好投机也好,都不能改变他在当年的成功,至于对亚洲金融市场构成的威胁,只要他没破坏规则,就无从指责,他也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倒是那些遭遇了袭击的国家和地区的主管部门,应该吸取教训。但可惜全世界都没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没能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终于酿成了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危机。
如果我们期望将道德凌驾于市场之上,除了让市场变形、扭曲以外,起不到更好效果。索罗斯常发表一些让我们听着感到舒服的言论,但不应忘记的是,他不是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大夫,他来中国绝不是传经送宝,而是来赚中国人的钱的,我们没必要给他的行为附加上道德元素。在当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需要反思、内疚的不是索罗斯,而是输给索罗斯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