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国股市到了2800点,但是推动涨势的"复苏效应"、"流动性充裕效应"、"信贷宽松效应"、"美元贬值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再加一个"肾上腺素效应",仿佛都显出疲态来了。"复苏效应",在一片估值已高的警戒声中,显然已经炒过了头;"流动性充裕"和"信贷宽松效应"这对同胞兄弟,也因种种预期使投资者产生了明日黄花之虑;"美元贬值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似乎只是反应在蓝筹股上,而它总像一只乌鸦啼叫,教人直感是个不祥之兆;"肾上腺素效应"却是我起的名词,指的是刺激经济措施。美国以8000亿美元注资华尔街开始的种种救市行为,是刺激经济的"肾上腺素";中国的以4万亿人民币为基数的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政策,也属于这种刺激经济的"肾上腺素"。可是,这一效应,眼下也越来越显出审美疲劳的样子来了。于是,中国股市近来只留下了一个"围城效应"了。
这个"围城效应",一向是股市的基本心理表现。在城外的想进去,在城里的想出来。这种效应,向来不是水平线运行的,而是波动的。评论者也是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有的说继续上涨,有的则建议落袋为安……反映到股民身上的,前期急速冲刺时已经离场的,此时大有卖错了的懊恼;而持仓者,同样是满腔没有早清仓的后悔。这两种心态,近日弥漫于中国股市。
这是对管理层智慧的考验,也是对投资者心态的一次考验。
以闲淡心态以来看,该如何操作呢?
其实,对于闲者,这不是问题。一是在这次反弹中,闲者决不会满仓;二是面对熊市反弹,闲者选的股票必定是反复选择出来的潜力股;三是涨幅如此之大的局面,闲者决不会贪婪地等着股价涨到头。最有可能的是,持有的既然是潜力股,面对中国和世界正在逐步走好的经济何必急于减仓?我相信,闲者"看"到的,必定是一个比世界其他国家都要健康的、蓬勃的、强劲的,在更大、更广、更深意义上开掘复苏效应的中国股市。这也是一种生存法则。
就给中国股民的这种生存法则起一个名称罢,叫做"骑墙"策略。墙,当然是"围城"的那堵城墙。就是说,半仓操作,既是骑墙看,也是骑墙守,当然,骑墙看,骑墙守,都是为了不失时机地出击。需知在股市,进墙去做多是出击,跳出墙外做空也是一种出击!这是闲者的智慧,也是闲者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