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9/6/13 23:31:34
昨天,IPO新政的出台,无疑成了市场中讨论最热烈的话题。IPO闸门马上要开启了,被剥夺部分特权的机构和刚刚从去年的大熊市缓过劲来的投资者,此刻都在想些什么?
散户:IPO重启会不会让市场"失血"?
昨天,记者走访了一些证券营业部,在与一些中小散户进行交流时,发现他们对IPO重启仍持有谨慎的态度。"现在股市压力这么大,不适合发行新股,这个时侯重启IPO是利空,会导致大盘整体下跌。"在九江路的财达证券营业部,小冯对IPO重启感到很无奈,他认为,去年的大熊市使股市元气大伤,现在股民需要喘息的机会,而IPO重启会从市场分流资金,大盘也会因此出现震荡。"这时候发新股有点太着急了,如果资金流动性缺乏,市场就会变成一潭死水。"他真正担心的是手上持有的几只股票会不会因市场震荡而走低。
50岁上下的郑阿姨是一个老股民,她对记者表示,自己对IPO的新规定还没有仔细研究,但听同一营业部的"股友"聊起时都说,新规定会降低机构的中签率。她认为,IPO开闸肯定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今后行情震荡加剧,"抓涨停板就更难了"。
小冯和郑阿姨的分析很有代表性,在记者的采访中,多数投资者都认为IPO重启会分流市场资金,在IPO重启后,会看清趋势再操作,而不是急于买进卖出,或者清仓去打新股。
有着多年炒股经验的马阿姨告诉记者,重启IPO可以抑制大盘上涨过快的行情,但发行的节奏和数量非常重要,否则股市很可能会出现大起大落。"我不会轻易去打新股,现在行情不稳,中了签也有可能会赔钱,操作不好也会赔钱,但我会重点关注券商股发行后的走向。"郑阿姨则表示,如果IPO开闸,自己会观望一段时间才尝试去申购,主要还要看二级市场的表现,如果二级市场震荡加剧,她就会去一级市场打新股,赚点安稳钱。
打新理财产品:或降低单个产品规模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资金信托总部专家杨景宜对晨报记者表示,由于国内很多理财产品的设计思路是利用资金大的优势打新股,最新出台的新股发行制度,对信托公司打新股理财产品的确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新政策,大资金网上申购新股意义不大,而网下申购新股的政策还不够明确,如信托公司每一个新股申购计划都需要到监管层报批,但是报批的条件还不明确,如果审核时间过长,必将影响产品发行速度,甚至可能错过最佳时机。
事实上,银行推出的打新股理财产品受到的影响更明显。浦发银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产品经理李家媛对晨报记者表示,之前动辄百亿元的打新股理财产品,目前肯定行不通了。从网上申购来看,受单个申购账户资金的限制,大盘股影响还小些,如果是小盘股,则需要分成太多个申购账户,可操作性不强。而网下申购除了资金账户审核的限制之外,3个月的封闭期也给产品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历史上来看,也不乏出现封闭期过后跌破发行价的股票。
业内人士透露,为应对新的IPO发行机制,目前不少银行开始针对IPO新政设计打新理财产品,在设计理念上可能会体现"小额、多只"的特点。单只产品在规模上可能从以前动辄数亿降至千万元级别。银行可能会通过推出债券类产品,附加打新股的功能,来提高产品收益率。
基金:IPO重启不影响中长期走势
往年,"打新"收益在基金的业绩中贡献不小,新规定对基金影响显然很大。但昨天,基金公司对此都不愿多谈,只是说在研究对策中。不过,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对IOP重启的担忧,基金对后市的看法则要乐观得多。
大成基金认为,IPO重启,短期而言确实会引发市场对扩容的担忧,从而对行情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压力。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自1990年A股市场设立以来共发生7次IPO暂停、6次重启,均对市场影响有限。从市场规模而言,目前国内A股市场流通市值约7万亿元,远远高出2006年IPO重启时的市场规模,这说明当前的市场承受能力已经大大加强。
多数基金也认同,IPO重启虽然在心理层面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决定市场中长期走势的仍是宏观基本面。据长城景气基金的基金经理徐九龙的分析,IPO重启虽然不会改变市场的中长期趋势,但管理层可以通过控制发行节奏来平衡市场,同时,新股的发行询价,也会更多考虑基本面因素,市场会相对理性。"IPO重启已经充分被市场预期,因此只要IPO的发售规模不超过市场预期,IPO基本上就不会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冲击作用。"信诚基金精萃成长基金经理刘浩表示。
另外,也有部分基金经理表示,从昨日的走势看,业界对于周末消息面"新股开闸"的担忧还是存在的,因此采取了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