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9/6/4 15:34:02
□晓峰:外号基金达人,多年经验的基民
马凯:外号小马哥,外企年轻白领
上回,晓峰告诉马凯,在购买基金之前,有必要做基金"速配"测试,明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成功挑选适合自己基金产品的首个关键问题。"上周我们公司体检了,医生让我平时加强运动,要不我们一起去健身吧!"马凯诚邀晓峰。"英雄所见略同!对了,一直想问你,你的基金买了也有些日子了,总体表现如何啊?"晓峰热心询问。"我不知道啊?你不是说基金是长期投资,不要天天看的吗?"马凯一脸纳闷。
晓峰告诉马凯,长期投资不等于买了就不看!其实,就像身体需要定期健康检查,基金也一样,最好每个季度"体检"一次,如果发觉哪里出了问题,就要赶快寻找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基金体检有三大主要检查项目。"晓峰逐一解释,"首先要检查的,就是基金业绩表现是否和你的预期相符?你可以在开放式基金发布的季报里面了解到,你的基金收益率与业绩基准相比,表现究竟如何?第二个,要检查自己的基金在这个季度里净值涨幅是比同类型基金平均水平高还是低?如果上述两个表现都总是落后的话,就要引起关注了。你最好定制一下基金公司的邮件、短信服务,经常上上他们的网站,及时了解基金公司的信息变化。第三个项目呢,要检查投资目标是否有变化?如果自身经济情况、个人理财需求等发生改变,如收入变动、新增购置计划等,就必须重新考虑调整现有基金类型或配置比例。""那如果基金绩效较同类产品好,理财目标也没有改变,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一直持有不动了?"马凯问道。
晓峰告诉马凯,如果从长期投资角度来说,继续持有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如果能对市场趋势变化也做一点判断那就更好了。当经济出现下滑信号,周边投资气氛相当狂热时,不妨适度减少股票基金,转投债券基金;而当经济景气开始复苏、股市前景又转好时,便可以用较积极的策略来对原有组合进行调整,如增加股票基金比重。"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投资人,都各有不同的判断和适合的投资方式,但记住这必须都是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前提的。"晓峰补充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