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新发股票方向基金24只,共募集857.06亿元
连续三天的走弱,使得股指在5月以来出现了首个下跌的一周。
本轮反弹以来,资金面的充裕成为推动市场大涨的主因之一。作为市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是否仍有充裕的"资金炮弹"推动市场?
据Wind资讯统计,一季度末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达到了73.1%,较去年末的62.92%提高了10.18个百分点,增幅达到了16.2%。
其中117只基金的仓位比例超过了八成,按照偏股型基金一般契约规定六成至九成的仓位,部分老基金的仓位再提高已经有点"力不从心"。
本轮反弹之中,高仓位基金一改去年大跌时颓势纷纷领跑,除了指数型基金一以贯之地保持高仓位以外,一季度表现较好的中邮核心优选一季度末仓位就高达89.68%,而其投资范围中提及"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60%~95%",按照一季度末的数据来看,仅有约5%的仓位可以利用。
一季度结束后,市场依然延续了反弹的趋势,从4月初到本周五,上证指数累计涨幅9.5%,沪市共计成交了5.17万亿元,而一季度沪市仅成交了6.22万亿元,显示市场交投依然活跃,其中基金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可忽视。
国都证券最新的仓位测试显示,截止到5月15日,上周248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2.11%,相对上期仓位80.57%上升1.54%,若剔除其间股票市值变动因素影响,整体上248只基金相对上期仓位大致净变动0.69%,基金仓位维持在历史高位。
如此高仓位之下,基金的资金面似乎正在趋于紧张。
然而,大量的新基金却将跑步入市。定于5月26日上市的长盛同庆封闭式基金募资高达146.86亿元,最新公告显示其仅使用了不到1%仓位。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来截止到5月22日,共有44只基金募集了884.48亿份,平均发行数量高达26.01亿份,其中5只基金募集资金额超过了40亿元,一改2008年基金发行的困局。
其中,股票型基金有16只,另有8只混合型基金,共计募集了857.06亿元,为股市输入了新鲜血液。作为新基金,成立之后的建仓期以及大量募集的资金,显然给其提供了充分的运动空间。
此外,仍有部分老基金采取了低仓位操作的策略,资金面的供应显然短期内仍将保持充裕。
业内人士认为,一季度末基金的高仓位策略并不会一直延续,目前市场经历了长达半年的做多历程之后,部分基金也开始了采取调仓的策略。基金的资金充裕与否并不能完全左右市场的走向,短期内市场的回调压力仍然存在。但是新基金的密集发行,以及随后而来的建仓期,无疑会有助于推动市场的上行,但投资者需要关注的仍是宏观面以及基本面的变化。
周五沪指收盘跌破2600点,此前甚至已经有券商判断2700点是顶部。
中投证券指出,目前流动性驱动因素边际推动力递减,但央行不会立即大幅收紧流动性,乐观预期逐渐转换为谨慎和乐观交替,政策继续驱动但市场对其理解越来越趋于理性。基本面和估值的压制使得大盘上涨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几天的调整并不意味着此次反弹已经结束,暂时不能作出中期头部已经出现的判断。基本面能否取代流动性成为下一阶段行情主要驱动因素是股指是否能继续震荡走高的关键。短期可能继续调整,暂时规避调整风险,但中长期保持乐观,大级别的调整即是战略性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