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9/5/23 19:04:48
最近,笔者一位喜欢投资的朋友总是满面春风---股票在涨、原油在涨、一部分的农产品期货在涨,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在涨。他告诉我,万万没有想到在金融危机之中会是这样一个理财的黄金时代,他甚至感觉,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真的如此吗?别高兴得太早。也许在年底核算整年的收益率时,大家都会乐得合不拢嘴,但这绝非意味着市场毫无风险。
铂和钯的情况也是如此。今年来,这两种贵金属的价格始终保持向上态势,贵金属精炼商出于利益立场甚至已经将未来6个月内的预期涨幅提高到了22%和25%。但在影响未来的价格因素中,坏的是基本面:汽车行业的疲软状况有可能持续,去年美国汽车销售锐减,导致北美汽车制造商对铂的需求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钯在2008年的消费降幅超过五分之一;好的却是资金面:去年投资者通过金币、金条以及ETF,对铂的需求比2007年增加了150%,而对钯的总需求飙升53.8%,绝大多数增长来自欧洲的两只钯ETF。
原油同样如此。在其完成3个月内幅度达到85%的大涨同时,却被国际能源机构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该机构发布报告称,全球石油需求将出现1981年以来最大年度降幅。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9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256万桶,至8320万桶。4月份,IEA曾预测今年石油日需求将减少240万桶。在此之前,欧佩克在一次会议上发出严厉警告,由于基本面"严重失衡",石油市场面临"重大风险"。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几乎所有资产价格的上涨都有悖于基本的供求关系状况,而仅仅因为市场充裕的流动性和强烈的规避通胀风险的动机,这样的上涨,往往是缺乏根据和不牢靠的,终有一天会"秋后算账"。
失衡的价格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答案是,投资者和企业更加追求资产以避风险,而价格会愈加虚高,最终导致通胀。
以中国为例,一系列的涨价消息已经传来---从5月19日起,中国将航空煤油出厂价每吨提高460元人民币,以跟随国际市场走势;中石油、中石化在一些地区已暂停成品油对外批发;益海嘉里粮油公司近日透露将调高旗下金龙鱼品牌出厂价,平均涨幅近10%;还有消息称,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品牌豆油、菜油也将调价;持续下跌的蔬菜价格近期也开始出现上涨。
据权威部门测算,高油价将给CPI带来多重影响:一是成品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汽车燃料价格上涨,这直接占CPI权重的3%;第二种更重要的影响是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将影响电厂、交通运输等价格,这又导致钢铁等大宗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如果这部分价格上涨转移到下游产品,
CPI指数将会达到现行CPI的5倍。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中国经济增速会下降0.8个百分点,而CPI会上涨0.4个百分点。
在CPI负增长的时代就开始谈通胀似乎太过笑话,但全球市场和中国国内的情况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些"苗头"。别高兴得太早,毕竟,没有一个投资者愿意再和CPI来一场"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