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谁赚了卖积分的钱:POS机民间版金融创新调查
查看完整版本:谁赚了卖积分的钱:POS机民间版金融创新调查
2009/5/22 11:58:42
[第01页] [] >>


  鲁达 制图
  当金融危机的始发地美国正为由信用卡引发的新一轮金融信贷危机头疼时,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却似乎显示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一片繁荣景象下,信用卡积分买卖、套现现象也随着信用卡市场的迅猛发展而发酵。这两个现象,前者以POS机真实交易为基础、充分整合资源,后者以POS机虚假交易为手段,从银行套取现金。本报记者深入调查POS机上的真假交易,试图还原这两大现象背后的利益链。中国信用卡市场将走向何方,金融创新应当如何进行,记者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有益的视角。
  版本一积分可卖钱 谁亏谁赚
  信用卡的积分可以卖钱?还能发展下线,招代理加盟?是的。近期,网上出现了一批倒卖信用卡积分的黄牛个人和公司,据称黄牛的月收入能超过万元。
  通常信用卡里的积分只不过能换一些发卡行指定的小礼品,怎么在黄牛手里过一下,就能生出每月1万元的利润?这些利润从何而来?谁在这当中利益受损?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个人黄牛调查】
  明码标价
  记者通过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找到一位黄牛老张。
  记者表示有招行和民生银行信用卡的积分想卖。老张与记者交流后得知记者的招行卡是金卡,表示招行他只要白金卡积分,不过民生银行金卡中的1.8万多分,他可以25元的价格收购其中的1万分,剩余8000多分需待积满1万分后交易,他只以1万分为单位购买。
  随后,老张告诉记者详细的操作过程。他让记者打电话去银行信用卡中心,告诉客服人员说要兑换航空里程,当客服人员要求提供一个航空公司的会员卡号时,就将老张的会员卡号告诉他,这样,记者的积分就兑换成航空里程转入了老张的卡里。
  老张说,积分转换成航空里程需要几个工作日,等他确认航空里程确实转到他卡上后,就通过支付宝把相应款项付给记者。
  据了解,目前网上对各信用卡积分明码标价,每1万分标价为:中行40元、交行38元、兴业35元、工行23元、建行23元等。
  月入万元
  为了解黄牛的利润来源,记者又联系了一位陈姓黄牛。
  原来,黄牛只购买可用于免费兑换航空里程的积分。通常20万至30万个信用卡积分可兑换成1万多航空里程,相应可免费兑换一张机票。黄牛找到下家,将其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他,赚取机票实际售价和购买积分所花成本之间的差价。
  "一般我们把机票按照原价的六折出售,而兑换一张机票所支付的购买积分的钱在300元左右,基本不超出400元,其中有几百元的差价。"老陈说。
  当记者试探着问这样月收入是否超过万元时,老陈向记者表示,"好的时候有,不过也挺累的,既要找上家买积分,又要找下家卖机票,万一哪张机票卖不出去,这钱也就砸进去了。"
  【公司黄牛调查】
  加盟诱惑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家招买卖信用卡积分代理加盟的黄牛公司: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这家公司的网站上,有一个"经营信用卡积分利润分析"的页面,其中以民生银行信用卡积分兑换国航的航空里程为例介绍:以324元购得21.6万分,可换一张南京到北京的国航机票(兑换周期约10天),全价1010元,以七折价707元卖出,扣除购买积分所花的324元,毛利润为383元,利润率约1.2倍。该网页进一步分析,以兑换机票的平均周期最多15天时间计算,每笔钱每月可周转两次,如初始投入5万元,每月毛利润可达5万元×1.2倍×2(每月资金可周转2次)=12万元,每年毛利润则高达144万元。
  网页还介绍,加盟地级城市、省会级城市,需分别支付给该公司1万、1.5万元加盟费,5000元合同保证金。如选择代理形式,则无需支付加盟费,但须另付5000元培训费。此外,加盟或代理者如需其在航空公司等相关部门打通关系的,另付公关费用1万元。
  打开网站上的加盟意向合同书,可以看到合同中有"100%地保证各加盟商均能获得500%以上的利润"条款,代理意向合同书中有保证获得300%以上利润的字样。
  记者以意向加盟者的身份打电话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对方告诉记者,5000元的合同保证金是为了避免代理、加盟商将公司的核心技术透露给其他人,这笔费用在合同期满后会退还。
  当记者询问培训主要是什么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时,"一两天吧。"这人回答说,"其实我们就是教你个方法,聪明的人一两分钟就学会了。"
  数万人觊觎?
  在咨询过程中,上述人士不断向记者强调,他们能保证每月的毛利润至少有1倍,5万元投进去能获利10万元。
  记者浏览了网站的其他栏目,发现该网站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是招募信用卡积分兑换的代理加盟,二是办理POS(Point of Sales的英文缩写,意为销售点终端)机。在公司简介栏目中,有公司营业执照的图片,经营范围为水处理等技术服务类内容。
  就在记者咨询后数日,当记者再次上该公司网站时,发现网站内容有了更新。一是之前有营业执照图片的页面被删除了。二是增加了一篇分析信用卡积分兑换市场前景的文章,该文将信用卡积分兑换称之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暴利行业",并认为,"由于市场恶意竞争,信用卡套现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加上国家对套现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响,全国3万多家套现公司正在举棋不定,何去何从大家都显得很茫然"。而信用卡积分兑换业务,"正在被全国3万多家信用卡套现公司所关注。"
  【银行反应】
  记者打电话询问了数家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他们表示:"银行在信用卡积分的使用上其实是很严格的,信用卡积分只能持卡者本人使用,不能在卡与卡之间转来转去。"当记者说明是把信用卡积分转为航空里程时,工作人员表示,"那就不是我们银行能做的事了,你要把你的积分转到哪个人名下的航空公司会员卡,我们无法控制。这应该是航空公司处理的事情。"
  记者日前在商场看到有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办理信用卡的,就上前借办信用卡而进行询问。当记者问及用积分兑换航空里程的事时,这两家银行的信用卡工作人员也是给出了相同的回答,并笑着反问记者:"这有什么不好的吗?积分既然是客户的,客户就有权合理处置,而且客户也应该乐意用积分换现金的吧?"
  【银监局回应】
  上海银监局办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银行信用卡的积分本身不存在问题,这种交易模式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种模式只是充分地利用了信用卡的积分,可以算是一种使用资源的创新,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而当记者问及是否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监管时,该负责人则表示:"监管部门不可能对什么都进行监管,尤其是这种并没有触犯法律法规、而且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风险的事,没有监管的必要。如果什么都要监管的话,那金融创新就不用进行了。"
  【利益链调查】
  在信用卡积分倒卖模式中,涉及到持卡人、黄牛、银行、航空公司四方。就算上述公司为了发展代理、加盟而有些夸大信用卡积分倒卖的利润,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倒卖积分有利可图,并且利润不少。而持卡人也得到了实惠,原本卡中的积分可能不够兑换免费机票,或者足够兑换但自己并不需要外出,现在直接变成现金,只有好处,并无损失。那么这些利润来自何处?谁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吃亏了?记者咨询了业内人士。
  上海聚金理财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鸣忠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对航空公司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通常航空公司跟银行会订好协议,如一家银行的信用卡积分每年兑换了多少航空里程,银行相应会给予航空公司一定的补贴。"
  "银行每年对因信用卡积分兑换而造成的花费都有一定的预算。"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通过提供类似积分兑换的增值服务,吸引和留住客户,大家都在做,没有哪家银行不采用积分模式的。"
  这样看来,积分倒卖的利润来自于银行为抢占和扩大信用卡市场份额而支付的经营成本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信用卡盈利点有三部分:一是年费,二是循环利息收入,三是商家的返点,就是商家根据刷卡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银行的费用。现在各大银行都推出刷卡数次就免年费甚至直接免年费的活动,循环利息收入也只占到总收入的30%到40%,因此,商家刷卡消费的返点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基于此,信用卡积分兑换的利益链条完整地呈现出来:持卡人在商家刷卡消费并获得积分,商家从利润中分出一部分以返点的形式给银行,银行再拿出一部分用于支付积分兑换的经营成本,其中有一部分会给航空公司,用于补贴积分兑换免费机票所产生的费用。
  如果没有黄牛倒卖信用卡积分这一环节,持卡人用积分所兑换的免费机票或其他礼品,可以看作是:从持卡人刷卡消费所产生的利润中,分出一小部分以实物补偿的形式返还给持卡人。
  由于大多数持卡人的积分不足以兑换机票,或持卡人没有坐飞机出行的需求,因此不会兑换,而且还有不少银行实行一年清零的制度,积分多被浪费了。黄牛将分散在各个持卡人信用卡中的积分聚集到一张航空公司会员卡中,然后把兑换到的免费机票卖给有需求的人,将原来的实物补偿形式变成现金,自己获得一部分利润,分给持卡人一部分。换句话说,有了买卖积分这个环节后,持卡人可以以现金的形式获得其在刷卡消费时所产生利润的一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信用卡持有者为了多累积积分以换现,而提高了信用卡的使用率,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银行的收入。"陈鸣忠对记者说。
[第01页]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