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升值空间让我怦然心动
□高波
去年五月的一个周末,笔者偶然看到南汇临港新城某楼盘的广告,那蓝蓝的湖海之滨,一座城邦结构的德式社区顿时把人吸引,"海上上海--真正的都市慢生活"。
这不正是我向往的生活吗?
我想起不久前新闻中不断播报的关于洋山深水港要建成"世界第一大港"的消息,想起上海建设航运中心的宏伟蓝图,想起洋山深水港毗邻浦东国际机场的海空便利……越想越觉得这个区域不简单!浦东在快速发展,而如果用更超前的目光看,临港新城才是浦东的最前沿。再看当时浦东的房价,内环已经超过两万,张江的房子也要一万五六,就连川沙都已逼近万元,一年之中几乎翻了一番,浦东住房的升值速度简直是惊人!我对该楼盘顿时来了兴趣,电话打过去,临港楼盘的报价还不到八千。这个价格虽然已不是底部,但既然是"最前沿",升值空间还是肯定的。
感觉如此强烈,就一定要亲身体验。
周日就找了部车子,带着太太一路摸过去。车出外环,便在A2高速公路上向南一路飞驰。不得不说,那路况真是一级棒,路边的风景更是迷人。不到50分钟,就进入临港大城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不是什么内行,但我可以从细节看出一些关键的思路和概念。车进临港,虽然人车寥寥,但不难发现城区道路质量非常高、气魄非常大,那两旁的绿化带设计修剪得非常别致,竟让我一下想起车入三亚亚龙湾高档度假区那种感受。哪里是未来的建筑,哪里是未来的广场绿地,都早已预留;至于路牌、红绿灯、盲道等都有细致考虑。可以想象,未来几年,这里就是熙熙攘攘的国际化海上都市。
小区很大,花园洋房、多层、小高层,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绿化健身,该有的全有了。除了那位售楼小姐反应迟钝、不甚专业以外,其他感觉堪称完美。慧眼识珠也罢、头脑发热也罢,反正当天就相中一套,签下了意向。
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后,国务院就发布了"南汇浦东合并"的大浦东规划,临港新城自然身价今非昔比,前景也更为灿烂。我也在一片赞扬声中,成了有先见之明的房产"战略投资家"。
买房:"击鼓传花"般危险
□鱼儿
职业关系,我对于楼市的回暖早就有所预期。
春节前,我就跟同事说,第一季度房价很可能就要涨,现在就是买房的最佳时机。说这个话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我,有人说:"你是房托。只听你说房价涨,从来没说房价跌。"呵呵,从大方向来看,我认为从2000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一直在牛市里,房地产的需求支撑力度大,只是偶尔受政策影响,象征性地跌一下。
尽管看好上海楼市,但是最近我仍然被一些开发商大胆的涨价行动"雷"到了。前两天,和几个朋友去看房,朋友看上的楼盘在浦东三林地区,是新盘。这个楼盘小区环境不错,住宅密度低,外形漂亮,绿化好,这使朋友爱不释手。但楼盘周围的区域实在不敢恭维,小区大门口就是大型建材市场、到处是一排排破旧的平房,还有卡车、三轮车混行,适合居住的配套一个也没有。就是这样一个楼盘开发商喊出了每平方米2万元的价格,据售楼人员说,小区里位置好的大房型单价是3万元。更绝的是,售楼人员还说,过两天,开发商要涨价,每平方米涨500元。
这个位置,这个楼盘,这个价格,终于雷倒我了。半年前,黄浦区的新盘也就这个价,当时三林的新盘才一万多一点。这波楼市回暖,开发商、业主涨价来势汹汹,速度和幅度都盖过了以往。
看完房,朋友问我意见如何,我无语,我实在是相信开发商会用一波猛于一波的涨价策略来拉动销售,而他们每一次推出的房子可能只有一点点,让市场饿一点再饿一点,榨取更多利益。或许开发商的涨价行动有一天就突然停了,因为又有政策调控了,如果你刚买了房,那么你就被套了,这就像"击鼓传花"一样。
买房:果断追涨买在次低位
□孔杰
没买房前,我一直坚定站在房产空头的一边;而最近买房后,我的空头思维有所改变:如果不是纯粹做投资,那么买房的确是越早买越好。
而且在自己有能力时,尽量一步到位。
住在上海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上海的房价,远比股市、工资涨价的幅度要大。大部分上海人,起初对买房是没有意识的。以我们家为例,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福利分房过后,从浦西卢湾搬到了浦东上南。当时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因为有了福利分房,就把家里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股市,我的父母也没有例外。2000年前,长辈们聚会时的理财话题,几乎只有股市,很少有人会提到房子。
经过股市的几番沉浮,2000年前后,父母大概有了近10万元左右的盈余。如果按照当时三林每平方米2500元的均价买房,可以在那边买一套两房一厅的新工房,而且不用银行贷款。到了2008年年底,父母股票账户升到了20万元。浦东三林的房子,新盘开价都在1.5万元以上,他们积累多年的20万元甚至不够付两房的首付。
同样的宿命,在我们上世纪70、80年代的人中,依然被不断地重演。很多年轻人迫于结婚的压力,仓促地买了小房,然后等孩子长大就学,再一步步的换房,换的结果往往是债务越背越重,最后房子追在了高位,也打乱了自己的理财计划。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是,大部分没买房的人虽然都是"空军",但很少真正做到看空做空。其中,大部分人更愿意在房价涨起来的时候才买房子。这样的话,房价犹如在一个长期上升通道运行,每到下轨处便会被"空翻多"的大军托起,于是喊了几年的房价,始终跌不下来。
以我自己买房为例,刚开始我的预期是经济不景气,房产起码要到今年年底才能见底,所以看房一点也不用急。春节后,听到朋友们说房价有些涨了,我开始有些急了。三月看房时相中了一套,心里琢磨着偏贵,和中介说再看看别的房,结果这些房子都在一周内被人抢走。三月底时,在基本挑无可挑的情况下,初步选择了一套楼层低的内环次新房,结果房东接二连三的跳价,导致我们只得与之拜拜。
最后,终于赶巧遇到另一位急需换房的房东,我没有再过多的犹豫,双方一拍即合签了合同。等一个月后,同样楼层位置的房子挂牌的卖出价已经又涨了10%。
房子不像股市,涨跌10%会影响很多买房人的决定。比较幸运的是,我等于在房市的第一个涨停前追进去了,后面的高开高走让我感到了一些欣慰,尽管为此付出的债务压力也很大,但毕竟有了一份升值保值的固定资产垫底,以后的投资之路也会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