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当前保本理财产品独占2/3 银行理财保本攻略
查看完整版本:当前保本理财产品独占2/3 银行理财保本攻略
2009/5/18 14:02:50
[第01页] [] [] [] [] [] >>
  从1月初的1800多点,到最近冲上2600点,40%以上的涨幅,上证指数又在书写一轮牛市行情,那些去年在股市里栽了跟头的投资者也在摩拳擦掌。
  理财周报发现,保守产品在这样一个时刻是理性投资者最佳的选择
  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当前银行理财市场中保本产品占55%以上;而第一理财网的统计结果也相差无几:市场上2/3的产品为保本理财产品。
  理财周报记者在搜集数据加采访专业人士中发现,现在投资者偏好的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激进品种;正相反,保守产品在这样一个时刻是理性投资者最佳的选择。
  采访过程中,不少专家提醒记者,千万莫要高估投资者当下的风险偏好。目前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资金量大的投资者,仍然属于风险厌恶型。
  债券类、信贷类产品占大半江山
  从统计数据了解到,债券类、信贷类产品占到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一大半以上,债券类产品占到市场的40%还要多,信贷产品占到20%多。
  而这两大类产品都属于低收益、低风险产品。从产品期限上看,债券类和信贷类产品仍旧采取"短打"为主,主攻一个月或三个月期限产品,七天产品也较普遍。
  其中,债券类产品1个月期限收益率在1.5%左右;信贷类产品收益率相对高一点,1个月期限产品收益从1.7%到2.7%不等,平均下来在2.06%。
  普益财富分析,这类产品受欢迎主要原因是风险程度较低且流动性好,能够满足投资者短期资金避险要求。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这类产品比较标准是相同期限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去年下半年以来,基准利率下调了好几次,虽然收益不如去年,但比同期存款收益还是要高。
  结构性产品保本之外再保收益
  尽管股市一片飘红,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但是谈起挂钩H股、黄金、石油等价格的结构性产品,不少投资者还心有余悸。
  根据挂钩标的物的涨幅表现,和上下结构限制的双重标准,收益好的时候它不能锦上添花,收益差的时候,像个无底洞令投资者避之不及。
  而现在,商业银行为了挽回结构性产品的面子,甚至设定保本之外,再保收益。
  张星介绍,银行在设计结构性产品时更加倾向保本保收益的设计,如在4月份发行49款产品中,15款产品设定了最低收益率,也就是说产品到期不仅可以保证本金安全,而且能够实现最低收益率。
  如东亚银行"溢利宝系列20-精选H股组合",即使触发结构"零收益",投资者仍可获得相当于1年期定存利息的收益,约2.25%。
  而对结构性产品,仍有专家给出建议,保本保收益产品可以考虑购买,但是期望不要太高。另外,"预期收益率"、"平均表现"、"历史数据推得"等字眼,还是投资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需要当心的。
  外汇产品澳元收益领先
  据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从5月1日至5月7日,8家银行发了14款外币理财产品。
  其中,美元产品8款,3个月预期年收益率为1%;澳元产品3款,3个月预期年收益率2.6%。港币产品2款,3个月预期年收益率为0.8%。欧元产品1款,3个月预期年收益率为1.10%。
  澳元产品收益率领先其他外币。
  招行外汇分析师刘东亮认为:"全球经济有潜在复苏可能性增加,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刺激了澳元近期大幅走高,并且成功突破了去年10月底以来大型上升通道的压力,打开了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而根据统计显示,自3月初以来,澳元兑美元涨幅已接近20%,澳元兑人民币涨幅也已达19%。
  看上去,买澳元产品似乎是最佳选择,但王增武也提醒,澳元产品收益虽然好,但是也要小心所谓的澳元结构性产品。有的结构性产品虽然用澳元投资,但却挂钩港股;设定的收益率虽高,但达到的可能性较小。
[第01页] [] [] [] [] []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