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有一位名叫莱瑞的老者,将近70岁,已经退休。原本这个年龄的加拿大人应该坐在自家廊檐下,品着咖啡,读着报纸,安度晚年,可是莱瑞却不能。
老莱瑞原是一位神职人员。30多年前,赴南美传教时他邂逅了现在的妻子玛利亚达。坠入情网后他便离开宗教事业,并在一家慈善机构当上主管,收入不菲。比莱瑞小十几岁的美女玛利亚达远嫁加拿大,很快干上了电话旅游销售,只要勤快,多打几个电话,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婚后前几年,两口子没孩子,年收入加起来十多万加元,算收入不错的家庭,也成了发卡机构和商家的追逐对象。销售人员轮番上门推销包含各种优惠条件的信用卡。喜欢逛街的玛利亚达来者不拒。最多时钱包里装过20多张。
有了这些卡片,玛利亚达消费如鱼得水。从高档手包,到名牌香水,无不成为追逐对象。每次疯狂扫货后,她总给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丈夫一个香吻,"亲爱的,我还年轻,过几年有了孩子就不花钱了"。看着满足的妻子,莱瑞也不想很多,任她由着性子纵情刷卡。
20世纪80年代后期,莱瑞夫妇迎来了一对宝贝儿女。添丁后,玛利亚达虽不像以前那样今天去做头,明天去美容,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刷卡习惯已经养成,加上持卡过多,不但支付透支利息,还要搭上额外开销。
比如,加拿大本土大型零售商伊藤中心曾推出10%折扣商家卡,玛利亚达手里有一张,但买过什么、刷了多少记不清。可能由于领卡时个人信息填写不准确,也没收到过账单。伊藤中心将这笔未收回账目当成死账挂到一边。
几年后,伊藤中心被美国零售企业Sears并购。玛利亚达同样持有他们的卡。循着这条线索,Sears向玛利亚达追讨伊藤欠账。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当年给孩子买圣诞节礼物的支出还欠着,不同的是连本带利翻了近两番。对于这笔欠账,玛利亚达感到冤枉,认为商家也有不当之处,于是入禀法庭。经庭外调解,虽然免去部分,但个人信用受到很大伤害。
有孩子后莱瑞家人均收入虽下降了一半,只要好好过日子,小康不成问题。玛利亚达坚持让孩子受最贵的教育,把女儿送进私立学校,让儿子参加冰球俱乐部,即便如此,只要节衣缩食,他们的收入依然能够负担。可是在消费观念上,她却背道而驰,依赖信用卡寅吃卯粮。
随着莱瑞退休,由于玛利亚达过度透支,有些金融机构和商家担心无法收账,已拒绝提供信用。十多年前,有投资顾问曾建议莱瑞买房,把房租支出变成揭贷供款,他也动了心,可是没银行愿意贷款,一则他年龄偏大,二则家庭信用消费过度。如此莱瑞一家从来没有过自己的房子,也没有积蓄。
女儿中学毕业,没上大学,找了份工,还说得过去;儿子不具运动天赋,难进职业队,打冰球却耽误了学业,呆在家里啃老。现在一家人最担心的是,一旦玛利亚达失业,仅靠莱瑞退休收入,难以维持房租、水电、电话、汽车保险和汽油等日常开销。老莱瑞已开始筹划再找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