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海外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回暖,去年亏损严重的银行系QDII产品净值出现强劲上扬。在近几周,有近20只QDII产品已实现正收益。理财专家提醒,欧美经济走出衰退并非朝夕之事,对于一些接近到期日的高风险产品,现在也许就是止损出局的好机会。
20款产品实现正收益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截至5月7日,正在运行的338款QDII理财产品中,已经有20款理财产品实现了正收益。在5月1日至7日,超过94%的银行QDII理财产品收益实现上涨,平均周涨幅为3.59%。
在中资银行的47款QDII理财产品中,3款理财产品实现正收益;7款理财产品亏损超过50%,占比为14.9%,比前一周减少4款。外资银行的291款QDII理财产品中,17款理财产品实现正收益,比前一周增加5款;67款理财产品亏损超过50%,占比为23%,比前一周大幅减少22款;除了1款理财产品累积亏损为60.31%外,其余理财产品净值均在0.4以上,深度亏损的产品数量急剧减少。截至4月30日,QDII理财产品平均累计收益率为-35.05%,比三月末上升了5%。
此外,运行期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QDII理财产品共45款,平均累计亏损23.09%,平均周涨幅为3.89%。其中,表现较好的是渣打银行"UTSN003",其累计收益率为25.89%;表现较差的同样为渣打银行产品"UTSN004",其累计收益率为-54.05%。
运行期在1年以上的QDII理财产品有293款,平均累计亏损34.52%,平均周跌幅为3.55%。其中,表现较好的是花旗银行"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香港股票"产品,其累计收益率为43.68%;表现较差的是汇丰银行"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挂钩(IPFD1045)"产品,其累计收益率为-60.31%。
年内处境仍艰难
在QDII理财产品净值回暖的同时,银行理财市场的避险情绪却丝毫没有减弱。"虽然银行开放了QDII产品的申购,但是现在来买的人很少。"一家外资银行的高级客户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倒是有不少以前买了QDII的客户来咨询是否应该赎回"。
就连曾经最热衷销售QDII理财产品的外资银行现在也非常谨慎。今年以来,只有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发行了几款结构性QDII新品,无一款直接挂钩资本市场。多位外资银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不会主动向客户推荐QDII产品。
"我们目前不打算推QDII产品,因为海外可投资的领域实在不多。"东亚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向记者坦言,美国经济还在黑暗中前行,东欧金融危机有恶化的可能,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只有中国股市和黄金市场还存在一些投资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欧美经济反转的信号不很明显,这一轮调整也许会持续3-5年时间,因此银行QDII产品的实际操作空间相对有限,近期QDII产品净值反弹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从整体上看,今年银行QDII产品处境仍然艰难。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指出,2009年下半年将迎来QDII理财产品到期的高峰,其中投资期为2年的产品占到近80%。近100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QDII理财产品将集中到期,它们所投资的资产相对风险较高,其中近90%的产品挂钩于股票、指数、基金等。李要深表示,如果这些产品近期收益有大幅回升,并且产品能提前赎回,"那么选择提前赎回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之前很多教训告诉我们,波动较大的高风险理财产品接近到期日,收益可能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