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短期产品唱主角 结构性产品逐渐增加
查看完整版本:短期产品唱主角 结构性产品逐渐增加
2009/5/16 0:51:27
  统计显示,4月份,银行间理财产品市场累计发售产品达452款,数量与3月份基本一致,平均委托管理期限189天。从期限结构看,短期产品依旧占据市场主流,全月共有301款半年以内产品上市,占总数的七成。收益率方面,产品平均期望收益率2.42%,高于基准利率44个基点。由于受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特点纷呈。
  信托贷款类产品数量大减
  作为信贷业务的替代品,去年上半年,信托贷款类产品曾被银行视为规避信贷规模调控的有效手段,发行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而今年年初以来,为贯彻国家经济政策,各银行纷纷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为确保信贷规模增速,银行信贷类产品的发行速度明显放缓。4月份共发行信托贷款类产品167款,较上月减少6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3.18%,最高达6.12%。由于各商业银行信托贷款产品主要以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商业项目为投资对象,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只要不触发提前终止条款,该类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一般均可实现。
  结构性产品逐渐增加
  在全球利率、股指处于低位,国际黄金价格走势看好的情况下,结构性产品发行逐渐加快。4月份共有64款结构性产品面世,发行数量为3月份的1.83倍。与前期外资银行独占鳌头相比,4月份中资银行奋起直追,双方发行数量旗鼓相当。
  从产品挂钩标的看,挂钩利汇率的区间型产品共4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2.09%,低于信托贷款类产品。挂钩股票、黄金、基金和商品指数的看涨型产品23款,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为7.21%,充分体现了结构性产品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位徘徊
  4月初,欧洲央行和澳大利亚央行先后宣布将基准利率降低25个基点。海外央行一再降息,使储蓄类外币产品的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同时,受外币汇率风险上升、全球股市回调影响,挂钩型产品获得较高收益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4月份,外币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1.61%,最低仅0.7%三个月期,远低于同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从币种看,美元产品占据半壁江山,共发行62款,占总发行量的53%;"澳元"产品紧随其后,平均预期收益率2.69%,收益水平继续领跑外币理财产品。
  平淡中有亮色
  总体而言,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表现相对平静,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收益水平环比都变化不大。然而,平淡之中也不乏亮色。
  首先是银行对产品市场风险的防控意识加强。2008年,由于未设置有效的对冲手段,许多澳元产品面临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窘境。今年,各商业银行纷纷改走稳健路线。如某款投资A股的理财产品采用"股票资产+看跌期权"的保护型看跌期权策略,在股票价格下跌时,通过行使看跌期权对冲股票价格下跌造成的损失,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则放弃行使期权获得股票价格上涨收益。
  其次是中资银行产品设计能力进一步提升。随着产品研发水平的提升,中资银行对市场无风险套利机遇的把握能力不断加强,如工行、招行先后推出挂钩股权回购含现金选择权的产品。以挂钩攀钢系股票的产品为例,该产品通过2年后行使第二次现金选择权来实现收益。当市价高于行权价时,产品亦能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出售所持股票来实现收益。
  第三是挂钩人民币标的破解外汇理财产品低收益难题。从4月份产品发行情况看,外币类产品投资人民币工具成为外币产品突破低收益瓶颈的有效途径。某城商行"本无忧"美元保证收益产品即属于此类产品的典型。该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间市场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拆借等交易产品,收益水平在同期限同类型美元产品中排名第一。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