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保险是必需品 异地投保先看理赔能否全国通
查看完整版本:保险是必需品 异地投保先看理赔能否全国通
2009/5/11 11:02:58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白领,家在上海,但已在广州工作3年。想请教一下关于异地投保商业保险的问题,并请理财师帮我量身定做一套方案。
  我和太太结婚一年,现在两地分居,太太仍在上海工作。
  我们两人每月的税后工资总计为10000元。平时除了水电费等一些生活基本费用外,再无其他支出(双方单位都有交通和餐费补贴),另外我们现在的房子是公积金贷款%2B商业贷款买的,贷款20万元,还款期为20年,平均每月还款3000元。
  我目前所在的公司帮我缴纳基本的"三金",还有团体的人身意外保险。除此之外,我自己还想购买一些保险,但是不知道异地投保、理赔有什么讲究,此外我需要什么样的计划和投保金额,烦请指点,谢谢!
  王先生方案
  1异地投保也能免手续费
  方案提供:太平人寿上海分公司 理财规划师 章昀
  目前,仅有少数寿险公司在尝试打破"在哪儿投保,在哪儿理赔"的寿险行业理赔模式。以太平人寿为例,公司独特的"全国通"的理赔服务平台能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无障碍、无缝隙的理赔服务。"异地投保理赔难"的问题想得到解决,首先还得选好保险公司。
  读者王先生的家在上海,因此我建议在上海投保。具体来说,投保后,如果在上海出险,王先生可直接拨打代理人电话为他服务;如在其他城市出险,比如其工作地广州,只要第一时间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告知其具体情况以及所在城市,保险公司在当地的机构会立刻派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全国医疗比较发达的地区,成为很多投保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投保人治病求医的首选之地;同时,上海作为一个金融大都市,是各类人才聚居地,保险公司的服务柜面每天都要接待由于工作变动、出差等原因来沪办理各项业务的异地客户。全国范围内理赔服务为这些客户申请理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年在上海申请理赔的异地客户已达100例左右。
  至于王先生的保险计划,因为不知道其具体年龄,无法测算出具体的保费,但根据他所提供的收入、负债信息,我建议其个人的年缴保费控制在5000元左右,意外险保额至少50万元。
  建议可投保太平人寿连续三届摘得"最佳健康保险产品"大奖的"福禄双至"产品。这个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定期存入、终身领取收益,年存不变、价值递增。保障范围不仅涵盖了25种保险行业协会定义的重大疾病,更扩展至常见的重大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因职业关系导致的HIV等5种重大疾病。另外考虑到王先生家在上海,工作在广州,需要经常两地飞,准备意外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他所在的单位购买的团体意外险保额是不会高的,还是需要自行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防止因意外导致收入中断。
  至于具体投保事宜,王先生在全国任何分支机构的客户服务中心都可以缴纳保费、领取保险金、办理保险变更、理赔等服务项目,且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即使身处异地也能放心理赔。
  方案2可趁休假回沪完成投保
  ◎方案提供:海尔纽约人寿上海分公司 资深业务经理 董娅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作地、户籍所在地以及常住地址不在同一城市已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个人因学习、工作的需要而发生地址变更也是经常的事,因此王先生担心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异地投保的相关规定
  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修改稿)》的征求意见稿,在有关地域经营范围的规定中略去了原第51条、第52条和第53条的具体条款,只以一条概括性的条款替代,即"保险机构参与共保、经营大型商业保险或统括保单业务以及通过网络等跨区域方式承保业务,应当符合中国保监会的有关规定"。这就在异地承保问题上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可伸缩性。这项管制放松的意义非常积极,实现了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双赢。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多年来,出于分支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不仅增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且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异地承保"的松动,则为保险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科学配置机构资源提供了可能性。
  从投保人的角度看,虽然管理规定指出投保人具有自主选择保险公司的权利,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地区的投保人(特别是县级机构)来说,由于异地保险公司不能承接他们的业务,而本地保险公司要么实行垄断价格,要么实行协议价格,实际上,投保人想要自主选择保险公司比较困难。不同公司可具体咨询一下。
  王先生的问题
  王先生夫妇处在典型的"责任上升期"--刚结婚、有房贷,未来的日子有太多值得期待的事。相对应的,两人的责任也很重,按目前所拥有的最基本"三金"以及公司的团体意外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那不是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来制定的。这就好比没有经过量体裁衣,这样做出来的衣服能合身吗?
  因此王先生迫切需要先找专业的寿险顾问咨询,好好分析一下家庭的财务状况,而且家在上海,在休假期间完成投保工作,也避免了异地投保所带来后续理赔的担忧。从目前来看,家庭的负债率达30%属于正常范围,再加上夫妇都有交通费和餐费补贴,那么至少在宝宝出生之前应该抓紧时间好好规划。
  以下理财建议仅供参考:
  1.保险"10定律"
  保险是家庭的必需品。但总有人不是花了太多钱买保险,就是保额没买足。那么应该要买多少保额,负担多少保费才恰当?很简单,记住两个"10":保险额度为家庭年收入10倍,总保费支出为家庭年收入的10%。那么王先生的保险额度应该在120万元左右,其中72万元用来保障房贷,年保费支出在1.2万元左右。
  2.股票投资比重
  股票投资适当比重=(100-年龄)/100。风险与报酬成正比,对一个30岁的年轻人,追求成长,适当地投资股票,比重是70%,即(100-30)/100;一名70岁的退休者,股票投资就不宜超过30%。这个法则是国外教科书推荐的法则,运用在国内,则可适当地把100变为社会平均生活年龄,比如80岁或75岁。
  3.增值计算"72法则"
  著名的"72法则":不拿回利息,利滚利,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时间。
  4.房贷"1/3收入法则"
  一个家庭一个月可以负担多少房贷?从银行审核房贷额度的观点来看,通常会以每月房贷不超过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作为发放贷款额度的重要参考。因此王先生的比例还是合理的,并且若干年后还可适量增加。王先生先要安排时间和保险代理人沟通自己的家庭保障计划。
  5.活期存款"6个月生活费"原则
  活期存款利息极少,存多了浪费,存少了又怕不够家庭应急。一般来说,活期存款为个人或家庭6个月的生活支出最为合适。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