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贷,要做很多选择题
最近买了一套房。上周去趟银行,签了一大堆贷款合同,才发现原来贷款就是做一系列的选择题。
先谈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有年冲和月冲。我的公积金账户有几万元余款,照理选择年冲比较划算,因为年冲的话可以减少本金,让还款压力逐步减轻。犹豫了再三后,考虑到现阶段我还是想把更多的钱用于投资,还是选择了月冲。
公积金贷款中,又有装修公积金贷款一项,有了它就可以少贷商业贷款,也可以把它套现作为别的用途。这又是一个选择题,既然认准了现阶段应该利用低利率多贷款,那么我还是倾向于把装修公积金用于套现投资。
解决好公积金贷款的事情,接着就是商业贷款了。我找的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而言,可以选择的贷款模式和利率模式更为宽松。
一番筛选后,有两种房贷模式摆在我的面前:第一种,按照5年期,每年4.032%的利率来还贷,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第二种,按照3.78%的优惠利率还贷,不过之前要先付1.245万元的费用(我的总贷款是80万元),这种模式又称为"点按揭",之前付出的钱就是买"点按揭"的钱。意思是你花了一定的钱,购买银行相对优惠的利率。
本来签了一堆的合同,已经头昏脑胀了,再来这么一个选择题,我更感无助了。还好,有个很强的朋友,一通电话过后,我做出了选择。在这位朋友的测算下,若将买点的支出去做投资,节省的利息视为回报,那么"点按揭"的平均投资回报率在8%左右,而这对于每年追求至少30%收益率的我而言,这点收益率显然是偏低的。另外,如果选择了点贷款的话,无疑就延长了自己的还款期限,对将来提前还款也不太有利。
于是,又是一番权衡后,我选择了4.032%的利率。等我再次签了一堆合同后,终于完成了银行房贷的整个流程。
出了银行,已是暮色黄昏,一看时间,我在银行内已经呆了近三个小时。期间,有无数脑细胞的消耗,我想,银行在客户签约时,如果能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一定会受到欢迎。我与房贷新品擦肩而过□李乐蒙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房奴",每次获悉银行又推出了新的创新类房贷产品,都能让我激动好一阵--感觉救星到了,每个月繁重的负担可以减轻了。但是,一旦静下心,理智思考一番后,我还是会选择老老实实地将等额还款进行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刚成为"房奴"那会儿,有一家银行推出了一种名为"双周供"的房贷产品,看广告上介绍,假如一笔50万元30年还清的按揭贷款,选择双周供还款方式,要比按月等额还款节省10多万元的利息,还款时间还将自动缩短5年多,而且,平时的月供负担并没有增加多少。这真是一个好产品!
当我急吼吼跑去银行,要申请转双周供时,贷款银行的客户经理不慌不忙帮我算了笔账:双周供之所以节省利息和还款时间,都是因为本金还款频率加快、客户占用银行资金的时间缩短的缘故,而表面负担不变只是假象,实际上全年要还款26次,相当于每年多还了一个月的本息。算完这笔账,我觉得,与其双周供,不如提前还贷来得实惠。
后来,又有银行推出了固定利率房贷产品,乍听起来真是好东西,可以锁定还款成本。当时央行一个劲地加息,确实让人心里发慌。但是,当我跑了几家银行后,还是无奈放弃,因为最便宜的固定利率也要比我的优惠利率贵至少一两个点,而且一"锁"就是三五年,假如降息了,我岂不是要多交很多冤枉钱。现在看来,我当初的决定还是很英明的--不到两年时间,房贷利率由高峰的6点多已经降到4点几了。
不过,现在我倒真的想申请固定利率房贷了,可是,最近几天跟几家银行一打听,要么固定利率房贷业务暂停受理,要么贷款利率仍旧高得离谱。看来,我们"房奴"要想从银行身上占点儿便宜,还真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