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有个80后的同事,是个挺不错的北京姑娘。每个月发了工资,我都会陪着她去银行,把一张张钞票塞进ATM机,选择"活期",然后查看一下卡上的余额,很满意地离开。
她很孝顺地把工资分成三个部分:日常花销、孝敬父母和自己的储蓄。每月固定给自己的银行卡和父母的银行卡里各存入一定金额,剩下的作为日常花销。见多了月光族的年轻人,我由衷地替她的父母感到高兴。但同时又觉得遗憾,因为她虽然懂得"分配"的理财原则,却分配得并不是那么合理。
理财理财,就是要去"管理"、"处理"。现在有很多理财书都教育大家,钱只是放在银行存活期,不但不能越来越多,考虑到利息税、通货膨胀等因素,反而会越存越少。于是又有好多人,把辛辛苦苦转来的血汗钱拿去买基金、炒股票,结果篮子碎了,鸡蛋自然也破了。理财不能只顾着储蓄或投资,作为一个要发展、要进步的人,应该在保证一定生活支出的前提下,兼顾投资未来(例如孩子的教育基金、自己的养老保险)和投资自己(例如用于进修、交际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