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财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共有24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3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与2月份相比增加了33款,证券投资类、工商企业类和基础设施类产品增长明显,占据3月产品发行前三甲。另外,3月产品发行数量较去年3月同比增加了16款,基础设施类和工商企业类产品放量大涨,弥补了证券投资类产品同比数量的下滑。共有29家信托公司成立了71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不包括27只未透露成立规模的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为69.46亿元。基础设施类产品一改前期低迷态势,产品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募集规模更是直指40亿元大关,带动产品平均规模接近"亿元水平"。
3月发行的83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中,证券投资类产品与工商企业类产品合计发行了58款,占总发行数量的70%,基础设施类信托产品为17%,房地产类产品仅以占比8%而退居第四位。3月共有15家信托公司发行了33款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在发行的83款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中占比为40%,较2月占比数值下降了2个百分点,仍占据本月新品发行第一的位置。原因在于近期A股市场的强劲反弹增强了信托公司做多的信心,也鼓舞了投资者的入市热情,证券投资信托承接上月的回升势头,实现了数与量的"齐飞"。而工商企业类和基础设施类信托作为信托公司的成熟业务,报酬可观、风险可控的特性使其具有持续增长的基础。
但是,在普益财富统计范围内,已公布3月份产品净值的137款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平均取得1.77%的正收益,落后大盘多达10个百分点以上。对比2008年下半年以来证券投资信托业绩与大盘走势可以看出,在大盘回调时信托私募有不俗表现,但在行情上扬时却表现的差强人意。在137款产品中有94款在3月实现了正增长,占总产品数量的68.6%,这个数值要落后于上月88.3%的占比水平。
在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强劲抬头的同时,银信产品发行也"冬去春来"。3月共有28家信托公司与23家商业银行合作,参与银行数与上月持平,参与信托公司数较上月增加了7家,保持了上月机构参与度提升的良好势头。该月发行了227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较2月的116款上升了111款,涨幅为95.69%,发行量恢复至2008年12月的水平,较去年当月245款的发行量仅少18款。3月227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共有129款产品披露了发行规模,总规模为699.27亿元人民币,平均规模为5.42亿元人民币,远高于上月2.21亿元的平均规模,与今年1月5.86亿元人民币的平均水平相近。
银信产品在今年1月跌破100款、发行量创下2008年3月以来新低之后,开始进入反弹阶段;2月共有116款产品发行,较1月回升了20.69%,银信市场颓势得以扭转;3月反弹幅度加大,涨幅达到95.69%。这种先跌后升现象的出现,很大原因在于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经营布局中的战略性板块。2008年底虽然多数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宏观环境影响发行受阻,但商业银行由于展业需求,对理财业务的重视程度未减。因此在短暂的调整后,仍会适量发行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财产品。而以信贷类为代表的稳健型银信合作产品由于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收益水平相对可观,并可以满足投资者风险规避要求,因此受到青睐。
在市场方面,3月2日,建设银行获准入股兴泰信托,出资金额为34.09亿元。增资完成后,兴泰信托注册资本增至人民币15.27亿元,建行、兴泰控股和合肥国资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7.00%、27.50%和5.50%。兴泰信托将更名为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又一家银行控股的信托公司。26日,由中国华能集团全资子公司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控股的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在贵阳开业。
3月10日,厦门信托推出"厦门信托.震雷先行者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主要投资标的为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所有商品期货合约以及稳健性投资产品。一旦突破,将对期货市场和期货公司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根据相关消息,该信托计划发行后进展缓慢。这个产品一旦夭折,对于希望借助信托扩展期货投资队伍的期货公司和急于借助信托实现私募期货投资基金阳光化的私募机构,都是重大的挫折。
3月底,证监会正式公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终于开闸。由于证监会对信托计划作为拟上市公司发起人持不支持的态度,导致信托计划入股拟上市公司反而成为了公司上市的负担,信托型发展PE受阻。在目前的制度架构下,信托本来是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的最佳方式之一,有关监管机关的态度固然不利于信托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发展,对于创业投资的发展则更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