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家都觉得深圳房价又快回到高点的时候,整个部门的同事有一半都在看房,摩拳擦掌地想买房。而仅仅三个月前,就在深圳房价最低谷的时候,大家却悄无声息,对任何与房地产有关的东西都不感兴趣,无论是实物房产还是房地产股票。
在一般的观点里,房价是极不透明的,其升跌也极为模糊,比如,深圳中心地区的房价一直就没有怎么跌过,而关外跌30%屡见不鲜。所以,房价涨跌很容易道听途说,对后市的判断更容易被市场情绪左右。依上述理论,按说,股价则应该比房价更有脉络可把握,至少,从每一只股票到每一个行业再到整个股市的走势都有一个明确可视的轨迹,不仅如此,还有交易量、交易笔数,甚至每一个价位上都还可以看得出交易"手笔"的大小。然而,更多的信息并没有让判断变得容易,可以肯定地说,股价波动带来的情绪冲击不比房价小。有的时候,笔者甚至认为,股价、行情K线图的起伏就是众多投资者情绪起伏的放大与无序的组合,汹涌澎湃,难以捉摸。
捕捉跟踪梳理别人的情绪绝非易事,反观自己的内心则相对容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理财?这有助于理清所有关于理财的千头万绪。笔者身边有为了不同目标理财的人:有为了孩子越洋读书的,有为了养老的,有为了换大房靓车的,还有就是喜欢炒股票的,把投资当作乐趣;当然,更多的是没有确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的。
很幸运,上述理财的驱动原因在笔者这里都不存在:既没有换房换车的需要,也没有非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的压力;老去是颇为遥远的事,何况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何愁老无所养?对于没有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而赚钱,那实在是没有必要。更为幸运的是,发掘到身边有比投资更有乐趣更快乐的事。在分析完自己的现状后发现,理财,特别是炒股,并非必须。于是,在1600点到2500点的这波行情,很愉快地一直空着仓。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人,空仓而快乐着。